岔曲
曲 頭: 秋色凄凄,衰草離離。(小過門)一望河
............第一樂句.............
橋(小過門)景物稀。
............第二樂句.............
斜陽漸下水流尺。(大過門)
............第三樂句 ............
鼓子曲
鼓子頭: 仔細觀橋,難畫難描(小過門)
............第一樂句 ............
橋下流水(小過門)過小橋。
............第二樂句 ............
對對鴛鴦水面飄搖。
............第三樂句 ............
岔曲
鼓 尾: 碧天云外(小過門)鴻雁高飛,青山化作黃(軟臥牛)黃花地。
第四樂句 第五樂句
............ ............
采蓮船上,早向東園去賞菊。
第六樂句
............
鼓子曲
鼓 尾: 失群麋鹿(小過門)繞山跑,但見高山孤零零站著一只大仙鶴
第四樂句 第五樂句
............ ............
口噙靈芝并仙草,它講道:“加官晉祿一品不朝”。
第六樂句 第七樂句
............ ............
岔曲《秋景》的[曲頭]與鼓子曲《橋》的[鼓子頭]的詞組,句格完全相同,所用小過門也完全相同,曲尾和鼓子尾稍有差異。從兩者的音樂結構看也很近似,這些足以說明鼓子曲與岔曲的親緣關系。
雍正、乾隆兩朝是清代盛世,社會經濟進入了繁榮發展的階段,也帶來了文化的繁榮。民間戲劇散樂、南北俗曲俚調都極盛行,岔曲也流傳極快極廣,在華北、東北、中原各地都很流行。流行在中原的岔曲與汴梁小曲合流以后,便形成了至今仍傳唱的鼓子曲。近年,在新野縣太山廟發現了一本清光緒年間工尺譜抄本,扉頁標明“岔曲一本”,內收起字調、雙疊翠、疊落、銀紐絲、清江尾、海清詞等16種曲牌,其中不少是鼓子曲中常用曲牌。此抄本系吹奏樂譜,按一般規律來說,這種器樂曲都保存了較原始的曲調。由此推斷,清中期以后,岔曲不僅在南陽已經流行,而且和當地的小曲已渾為一體了,形成了具有南陽特色的鼓子曲。
二、 大調曲子演出的準則
大調曲子追求高雅、大方,因此,演出時往往要求遵循一定的準則。大調曲子的活動一般不敬神燒香,相傳大調曲子信奉儒教孔子,注重知識性,講究禮義。其他曲種往往被人瞧不起,惟獨大調曲子能登大雅之堂,按南陽的方言叫“能坐客房臺”,即能坐在堂屋里唱。所到之處,主人必須盛情招待,不能慢待,外地人和其他劇種、曲種的人員對大調曲子都有很高的評價,漢劇著名老演員汪陽生曾說過:“一生中走南闖北,見了那么多劇種、曲種,惟獨大調曲子曲牌繁多而嚴謹,既高雅又大方,知識性強,常使人百聽不煩。”
大調曲子受人青睞、尊重,那么它究竟遵循哪些準則惹人喜愛呢?
大調曲子以詩詞歌賦為基礎,以規矩禮法、仁義道德為宗旨,現分解如下:
詩詞歌賦賦予大調曲子以知識性、高雅性。
規是指大調曲子的演出無論是伴奏者或演唱者,無論什么場合,都講究衣服周正,閉目端坐,目不斜視,以示品格高尚。因為舊時在客廳演唱,達官貴人的女眷們依例聚在廳堂兩邊廂房內,隔簾聽唱,演唱者閉目端坐,以避瓜田李下之嫌。
矩是指彈者坐左邊,唱者坐右邊,演唱前先定神思,后開板。唱的中間,如不加長白不能隨便跳韻。
禮是指講究禮義,唱前先拱手托板讓別人唱。如有外地曲友,需先讓外地曲友唱,后讓本地曲友唱;先讓老年曲友唱,后讓年輕曲友唱。
法是指演唱者盡量不離題目。例如屬于祝賀場合,都要先唱祝賀性唱段。若第一個人唱了三國段,下一個人也要唱三國段。
仁指大調曲子藝人之間無論年長年幼,從藝時間長短,都不稱老師,統稱曲友。
義指曲友之間為道義之交,情同手足,非同一般,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是曲友,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互相照顧,盛情接待。
道指道不同者,不相為謀;道同者,以誠相見。
德指曲友之間,無論唱得好或是不好,唱完后大家都要同聲說個“好”,不能相互挖苦、嘲笑。
禮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調曲子的演出維護并繼承了這一美德,迎合了廣大聽眾的心理,這就是它有生命力,受人喜愛的原因。
三、 大調曲子常用曲體音樂結構與曲牌
初興汴梁的鼓子曲傳入南陽后,吸收了陜西曲子、湖北小曲的一些曲牌,以及乾隆以后的地方戲曲聲腔,如“石牌腔”、“吹腔”、“西皮”、“二簧腔”,形成了不同于開封鼓子調的南陽大調曲子。
大調曲子的音樂豐富優美,曲板龐雜,所用曲牌多達180余個,在我國曲藝音樂中有如此眾多者實為罕見。另外還有“高山流水”、“和番”、“落院”、“大泉”、“蕭妃舞”等板頭曲樂曲數十首,獨奏或合奏,在我國的器樂曲中很有影響。就各個曲牌的調式而言,宮調式和徵調式構成了大調曲子的主體調式。這種關系調又形成了曲牌之間聯套的調式基礎。大調曲子的音階除個別曲牌為五聲音階外,大都為七聲音階。七聲音階里的“4”音,往往游移不定,在這一曲牌是“4”音,但在另一曲牌里可能是“#4”音,更高一些近似“5”音。這一音階特征,使南陽大調曲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曲藝音樂的獨特風格。
大調曲子的曲牌按傳統習慣分類,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