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追逐兒時的夢想 ——記鈞瓷大師劉建軍

2014/7/10 15:44:29 點擊數: 【字體:

追逐兒時的夢想 ——記鈞瓷大師劉建軍
 
    圖為劉建軍大師(左)在故宮向耿寶昌先生介紹劉家鈞窯復燒的宋代鈞窯瓷器。
  
    劉建軍,1952年出生于神垕鎮,系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工程師、河南省首批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收藏家最喜愛的工藝美術大師,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陶玻協會常務理事、禹州市陶瓷協會副會長,禹州市鈞瓷協會副會長,曾任禹州市鈞瓷二廠生產廠長、鈞瓷一廠廠長兼黨委書記,中國收藏家最喜愛的工藝美術大師、專家評定委員會委員,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宋代五大名窯專家評委。
  
    兒時,他常做的夢是鈞瓷,五彩繽紛,多姿多彩。
  
    建軍的父親20世紀60年代是鈞瓷二廠的廠長。受其父輩的影響,他從小就迷上了鈞瓷,對鈞瓷情有獨鐘。
  
    16歲中學畢業,他就進了神垕鈞瓷二廠,那股高興勁兒就甭提了。當時還在二廠當廠長的父親分配他去學燒窯,雖然他心里不太高興,但他一干就是好多年。后來,他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鈞瓷啥最重要,燒成最重要。“生在成型,死在燒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980年,燒了12年窯的他調到了技術科。1982年,他作為備選干部參加了全國中小企業廠長培訓班; 1983年至1985年,在湖南陶瓷刊授學校學習陶瓷工藝學。這期間,他學習了陶瓷制作的所有工藝,真正成為鈞瓷行業中的行家里手。1985年,他被任命為鈞瓷二廠的生產廠長。1991年,他被提拔為鈞瓷一廠廠長兼黨委書記。正當他的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1992年他卻毅然辭職,辦起了屬于他自己的鈞瓷企業——建軍鈞窯(后改為劉家鈞窯)。
  
    后來在一次與建軍的閑聊中問起了他當年辭職的理由, 他說:“咱是搞技術的,不是當官的料兒。”也許正是有了這次辭職,才有機會讓我們今天能夠真正領略到他的實力。
  
    人生在于積淀,沒有積淀,就沒有大成。對劉建軍來說,尤為如此。
  
    在鈞瓷制作上,建軍追求什么?用建軍的話說:“在器型上,我追求那種端莊大氣、簡潔流暢的藝術感覺;在釉色上,我追求那種乳光瑩潤,似玉非玉勝似玉的感覺;在窯變上,我追求那種朦朧而又抽象的視覺及意境變幻的藝術感覺;在工藝上,我追求那種精道、力道、天道三道合一的感覺。”其中,建軍在20世紀90年代燒出的《熊貓賞盤》和《四大美女棒槌瓶》意境深邃、形象逼真,在收藏圈里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如今已成為傳世的經典佳作。
  
    看建軍的作品,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多的是精神層次上的享受。建軍所做的鈞瓷,除一些傳統器型外,大多數作品都是他的原創。用他的話說,我們不能只知道端老祖宗的飯碗,一定要有自己創新的東西,將來要給我們的子孫留下來點兒什么,要讓他們知道“長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個道理,這樣鈞瓷才能長盛不衰。
  
    平時,建軍最鐘愛的就是造型。他房間的書架上放了很多書,大部分與陶瓷造型有關。造型已成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便在吃飯或睡覺的時候,只要他一有點兒想法或靈感,就會不顧一切地坐下來構圖,以至于他夫人說他神經不正常。幾乎所有獲獎的作品都是他自己畫好后又做出來的。
  
    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寧鋼教授每次來神垕,必到建軍鈞窯,因為他太喜歡建軍的作品了。《坤德洗》、《乾元洗》、《盤口登高瓶》、《雙環長頸瓶》、《龍泉尊》等簡潔的器型、優美的線條、古樸厚重的釉色,如詩如畫,給人以清純、寧靜、挺拔、高遠、美不勝收的感覺。“太美妙了,你這里的不少作品,應該說都能上我們學院的陶瓷教材。”寧鋼教授對建軍的評價。
  
    在建軍的陶瓷生涯中,他不僅燒鈞窯,而且燒過汝窯、官窯和哥窯,并且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其中,他拿到北京參展的汝瓷,專家說已經達到了宋代官汝的水平。應該說,正是這種深厚的文化與藝術積淀,才使他在鈞瓷的制作中如魚得水,達到爐火純青的藝術效果。
  
    在藝術造詣上,他獲得過無數殊榮,然而最令他難忘的是2011年國際陶協舉辦的“2011首屆中國高嶺國際陶瓷藝術大賽”。在這次由全球高手云集的巔峰對決中,建軍及其弟弟志軍向大會送展的是用他們剛剛試驗成功的“天玄釉”燒制出來的三件鈞瓷“道玄”系列。這三件作品器型規整、線條流暢。尤其是“天玄釉”所表現出的那種如黃土地般釉的開裂之變,那種凸凹不平的感覺,徹底征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評委,因為他們誰也沒有見過如此絕妙的釉的裂變,這種工藝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經過專家評選,除一個金獎被以色列人奪走外,這三件鈞瓷“道玄”系列獲得了只有兩個銀獎名額的第一名,第二個銀獎被韓國人獲得。這是中國“陶瓷人”在此次大賽上獲得的最高獎項。在談到這次大展時,建軍并沒有過度樂觀,反而有更多的思考。他說:“雖然我取得了銀獎,但我總感覺還有缺憾。作為一個陶瓷大國,我們沒有理由讓金獎從我們的手里溜走啊!”
  
    也許正是有了這次經歷,建軍無論在造型上還是在釉色和工藝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因為他知道我們現在所做的鈞瓷,不僅是讓中國人看的,也是讓全世界人看的,我們要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
  
    宋代鈞官窯瓷器一直是一面旗幟,歷朝歷代都有仿燒鈞窯的窯口,但都沒有逾越。神垕的人認為,宋鈞是山,高不可攀。連很多專家、學者也認為,宋鈞是海,深不可測。但在劉建軍看來,宋代無論從科學到技術都無法和我們今天相比,我們為什么不能超越?
  
    建軍憑著執著的精神和過硬的技術向宋鈞發起了挑戰。他根據收集到的宋代鈞瓷瓷片標本,認真研究宋鈞的造型、特色等,反復試驗宋鈞釉色,并經過數百次的試燒,終于仿燒出按照故宮所藏宋鈞的比例和釉色的作品,在器型與釉色上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其復燒的作品受到專家、學者的高度贊譽。2013年3月,故宮專家耿寶昌老先生率隊來神垕尋找能夠復燒宋鈞的窯口。在眾多的窯口中,劉家鈞窯最終脫穎而出,耿老選擇了他。
  
    故宮有約,不負眾望。2013年10月15日,對劉家鈞窯來說,對鈞瓷界來講,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主辦的“色彩絢爛——故宮博物院鈞窯瓷器展”上,劉家鈞窯復燒仿制的宋代鈞窯瓷器《出戟尊》、《乳丁洗》、《海棠式水仙花盆》三件作品閃亮登場,與故宮博物院館藏的120余件歷代鈞窯珍品同臺展出,并被故宮博物院永久收藏。耿老對劉家鈞窯復燒的三件鈞瓷給予高度評價。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說:“劉家鈞窯的復燒作品完美繼承了宋代鈞瓷的品質與神韻,可以代表中國當代鈞瓷的水平,因此故宮決定永久收藏這三件作品。”
  
    兒時的夢想,兒時的夙愿,今天在北京、在故宮終于變為了現實!
  
    建軍完全可以告慰已逝的父輩,你們未竟的事業我們完成了!
  
    “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有理由相信,建軍的夢還不僅如此,還有更多的夢等待著他去畫那個更圓滿的句號。

    這個夢,不也是中國夢嗎?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禹州鼎信匯(2013-12-3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