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志同道合的朋友
還在1938年1月黃樵松升任27師師長不久,蔣介石到洛陽召開第二戰區團長以上軍官會議。會上,黃樵松有幸結識了八路軍將領朱德、彭德懷、賀龍等人,相互交換了對日作戰戰略戰術。朱德等指出:根據我方武器處于劣勢的情況,不能死守硬拚,應當采用運動戰拖住敵人,用游擊戰襲擾敵人,發揮有利地形,創造條件殲滅敵人。還要發動群眾,實行全民抗戰。黃樵松從自己的實戰體驗中感到八路軍將領的這些主張非常符合實際,非常正確。會下他與朱德等接觸頗多,談得也很融洽。后來他給官兵講話時,談到對朱德的印象:“他穿一套粗布棉軍衣,發言句句適合抗戰需要。我們國民黨軍官有的穿羔皮軍衣,有的穿呢軍服,卻講不出帶兵打仗的道理。和八路軍相比,實覺抱槐。”這次會上,黃樵松還為彭德懷拍了一張半身照,此后一直珍藏在身邊。
這年二月初,部隊開往新鄭縣,黃樵松學習31師的政治工作經驗,成立了27師抗戰歌曲隊。在臺兒莊戰役中,這支歌曲隊曾冒著槍林彈雨,到前沿陣地為士兵演唱抗戰歌曲,鼓舞士氣。不久,在我黨領導的安吳堡青訓班的馮文彬、胡喬木等人負責組織下,歌曲隊擴大為戰地服務團。戰地服務團共20多人,都是中共黨員或民先隊員,負責人是曲茹。黃樵松十分信賴和尊重戰地服務團的同志,處處關心他們的生活;戰地服務團的地下黨員,也十分關心黃政治上的進步。這段時間,黃樵松抗戰情緒很高,常常在師部處長以上會議上講形勢,講抗戰必勝的道理,號召他們學習八路軍制訂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求師部機關官兵為房東擔水、掃院;軍醫主動為群眾看病。農忙季節還令全師官兵下地幫助農民干活。
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在重慶召開,通過了蔣介石提出的《限制異黨活動辦法》。2月,蔣介石命令撤銷國民黨軍隊中的戰地服務團。迫于形勢,曲茹和戰地服務團部分團員決定撤離。黃樵松知無法挽留,給他們發了路費,臨行前還和他們聚餐,語重心長地說:“你們看得遠,想得周到,就這樣辦吧!不過你們不要忘了我們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曲茹、高魯:《和黃樵松將軍共同戰斗的日子》,《人民日報》1987年5月28日)并派人護送幾個團員到達安全的地方。(6月,曲茹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又回第30軍工作)。
這年11月間,國民黨軍隊向我中原局所在地確山縣竹溝鎮新四軍留守處發動突然襲擊,制造了“確山慘案”。曲茹帶著揭露蔣介石制造慘案的有關材料趕回30軍軍部,途經27師駐地,向黃樵松作了介紹。黃當即表示:絕不參加反共活動,對沖出包圍的新四軍人員概不加阻撓。結果,27師防區非但未抓從竹溝突圍出來的人員,還幫助個別突圍人員安全轉移。
1940年初,黃樵松部移防河南葉縣時,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接到密報,說27師有共產黨人活動。孫連仲受命帶著名單到葉縣30軍駐地召開軍官會議,當場逮捕了27師的團長陳扶民、杜新民等七人,交軍法處看押,并聲言要加以處決。曲茹到桑園找到黃樵松商量對策,黃表示先設法營救。黃情緒激動地說:“我絕不會做民族和人民的罪人。”(同上)
后來曲茹到延安向毛澤東主席匯報了這件事。毛主席當時十分重視該部孫連仲、池峰城和黃樵松等人的情況,對黃堅持抗戰、反對蔣介石制造反共磨擦尤為滿意。
被逮捕的陳扶民、杜新民等七人,后經黃樵松等力保,得免于難,但都被逐出了27師。黃樵松也因此不再受到國民黨當局的信任,而調任68軍143師師長。
反對內戰,英勇就義
黃樵松整整參加了八年抗戰,日本投降后,他滿以為從此國家可以太平,人民可以安居樂業,但蔣介石集團卻蓄意挑起內戰,在玩弄“和平談判”陰謀的同時,派出大批軍隊向我解放區進攻。這時,黃樵松已回到30軍任副軍長,所部奉命與40軍、新8軍等部由新鄉沿平漢路北進,向我晉冀魯豫解放區進犯。1945年10月24日,在邯鄲以南馬頭鎮、崔曲地區,被晉冀魯豫軍區主力部隊包圍。激戰至30日,11戰區副司令長官高樹勛率新8軍1萬多人在馬頭鎮通電起義。戰區副司令長官兼40軍軍長馬法五指揮30軍、40軍突圍南逃,在漳河以北地區又遭我軍伏擊,損失慘重,馬法五以下2萬余人被俘。
黃樵松本來就反對打內戰,此次率部北犯,更感到愧對祖國和人民。他喟然嘆息:“撕殺半生,如今還要打內戰,國家何日得安定,人民何日得更生?”(范孟留:關于黃樵松烈士的證言。原件存山西省公安廳檔案館)1946年9月下旬,晉冀魯豫野戰軍發動臨汾戰役,30軍一個旅被全殲。年底,河南新聞界人士到豫西汲縣30軍訪問,黃陪記者考察團到前線,他無限感慨地說:“老百姓犯了什么罪呀!”(《出師未捷身先死——回憶愛國將軍黃樵松烈士》,《烈火永生》第四輯)記者問及他內戰是誰挑起的?他痛苦地搖搖頭,只是回答。“天曉得!”在國民黨大造輿論,把內戰責任推給共產黨的情形下,他的回答也就不言而喻了。
黃樵松不愿為蔣介石繼續效力,不久便告長假回到開封家里閑居,曾在妻子王怡芳任教的省立第三小學演講,闡述抗戰成果來之不易,珍惜和平的重要。他還特意書寫了早年的一首詩作,把它懸掛在自己的住處。上書:“十年戎馬久離家,踏遍關山與水涯。待到功成歸故里,攜兒月下種梅花。”(黃樵松遺詩,存太原雙塔烈士陵園)以表達自己不再參預內戰。但閑居年余,還是被強令召回軍中。
1948年,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等部經晉中戰役,解放了除太原以外的晉中地區。7月下旬逼近太原。8月中旬蔣介石急電胡宗南令30軍空運太原增援。30軍軍直部隊和戴炳南的27師(總計4個團的兵力)奉命集結西安機場等待空運,黃樵松則稱病住進渭南西關一家醫院,以圖躲避。胡宗南先后三次派人催促,最后一次還命副官長帶著他的手諭親到渭南促黃北上。黃樵松見實在躲不過去,只好應命。
黃樵松身不由己地到了太原,他面對孤城一座,四面楚歌,內心十分苦悶、彷徨。正在這時,他收到了原西北軍將領、他的上級高樹勛一封信。信中推心置腹地談到全國解放戰爭勢如破竹和太原危如覆卵的形勢,談到中國今后的前途,“灸心如焚”地關心他這位老友的命運,勸他“當機立斷,毅然舉起義旗,堅決回到革命方面,創造自己的前途。”黃樵松找來27師師長戴炳南。戴炳南,山東即墨人,自1932年起就跟隨黃樵松,深得黃的賞識重用,從營長、團長一直提拔到師長。黃對戴深信不疑,向戴透露了“來一個突變”即率部起義的想法。戴炳南表示“贊同”。
11月1日,黃樵松派諜報隊長王震宇、隊員王裕家穿越火線,到解放軍陣地,給徐向前司令員送去表示決心起義的信。徐向前親筆復了一封信,信中說:“貴軍長為早日解放太原30萬人民于水火,擬高舉義旗,實屬對山西人民一大貢獻。向前保證貴軍起義后仍編為一個軍,一切待遇與人民解放軍同。惟時機緊迫,為更慎密計,事不宜遲。”高樹勛也復了一信,強調“見面后速令王回來,以便確定我們見面地點”。黃閱信,當天再派王震宇、王裕家到人民解放軍指揮部,商議起義具體事宜。
11月3日晨,黃樵松用電話把戴炳南召到宿舍,出示徐向前、高樹勛的信件。不料戴炳南看后神色大變,借口家屬在西安國民黨手中,勸黃將起義計劃推遲幾天。黃明白告訴他,已派王震宇等人前往聯絡,要戴將起義事迅速告訴各團長。當晚戴炳南回到師部,非但未向各團團長傳達,反而說服他的把兄弟副師長仵德厚把各團長集中看管起來,自己趕往綏靖公署向閻錫山告密。據說戴原本在是否出賣老上司這個問題上還猶豫不決,結果和仵德厚碰了頭之后就堅定了決心,這才要了黃樵松的命。
晚10時,閻錫山以召開軍事會議為名誘捕了黃樵松。次日上午,逮捕了從東山解放軍指揮部返回的諜報隊長王震宇、隊員王裕家以及同來的解放軍八縱參謀處長晉夫、翟許友。6日,經北平,押往南京。
這里還有一個插曲,當時解放軍18兵團政治部主任胡耀邦本來想自己親自去和黃聯絡,因為徐帥不同意才作罷。也算胡耀邦命大,不然和黃樵松一起被綁赴雨花臺槍決的可能就是他了。
戴柄南、仵德厚確實不簡單,不但賣了老上級,還差點改寫了中國歷史。這樣的人,可實在不多也!
事后,蔣介石、閻錫山論功行賞,戴柄南被提升為30軍軍長,仵德厚被升為27師師長。
黃樵松入獄后,明知前途難卜,但他鎮靜如常,毫無畏懼之色。他以豁達的胸懷,吟詩作文,留下來的有《臥室頌》、《驪歌》、《黑暗的早晨》和《鐵窗晚眺》等,借以發泄憤懣和抒發對親人的深切思念。
黃樵松被捕的消息傳到西安,他在重池路204號的住宅被查抄。妻子王怡芳正在產褥期中,得知丈夫入獄的消息,心中悲痛萬分,拋下嬰兒趕往南京營救。
蔣介石對黃樵松計劃起義十分惱怒。黃在太原被扣期間,蔣數次致電閻錫山,要閻將黃等押解南京。黃等到南京后,蔣即指令組織高等軍法會審,由余漢謀任審判長,國防部第二廳。第三廳、軍法局、新聞局各派一人為審判官;并令“迅予嚴辦報核”。所以,黃夫人到達南京直至黃樵松被害的半個多月中,雖多方奔走,想盡辦法,也始終未能與丈夫晤面。
11月19日,國民黨國防部特別法庭開庭宣判。前一天,黃樵松已給妻子寫好《遺書》。《遺書》談到他們夫妻間十幾年的恩愛生活,談到年邁雙親和七個幼年兒女的生計,談到身后事要從簡料理。還說自己“平生酷愛藝術,今為藝術而死,夙愿得償”,勸妻子“平住氣、穩住心,很慎重地籌劃后半生的事情。”(黃樵松烈士遺書,原件存太原雙塔烈士陵園)宣判開始,法官指問黃樵松為什么要叛變?黃樵松義正詞嚴批駁說:“我不是叛變,我是不愿打屠殺人民的內戰!”接著為同伴掩護說;“宣傳部長(指晉夫)是我請來的,王震宇是我命令他去的。要殺殺我一個人,他們無罪!”晉夫大聲叫喊:“黃軍長,你沒有罪!有罪的是他們,該殺的也正是他們!死,嚇不倒我們,會有人替我們報仇的。全國就要解放,南京也一定要解放,清算他們的日子就要來到了。”(《威武不屈的革命戰士——追憶為解放太原壯烈犧牲的晉夫同志》,《山西革命烈士史料》第一輯)但法庭竟以“率部投降共軍”的罪名,判處黃樵松、王震宇死刑。以“煽惑軍人逃叛既遂罪”,判處晉夫死刑。黃樵松、晉夫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11月27日,黃樵松、晉夫、王震宇三人終被槍殺于南京江東門外中央軍人監獄刑室。
其后,王怡芳出重金買通獄卒運出三人遺體,置棺立碑并葬于莫愁湖畔。
次年4月,南京、太原同日解放。可笑的是,出賣黃樵松、踏著黃軍長、晉夫(差一點是胡耀邦)、王震宇烈士的尸體爬上軍長、師長寶座的戴炳南、忤德厚并沒有為黨國、為蔣總裁盡忠殉節。太原城破,戴柄南躲進棺材里,后被解放軍抓出槍決!忤德厚被判刑10年,刑滿后被監督勞動改造多年。
黃樵松烈士的骨灰于1979年遷往舉義地太原。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軍區、省政協及省城各界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薄一波、程子華等領導人送了花圈和挽聯。王益民代表山西省委致悼詞,稱贊“黃樵松烈士是一位有正義感、有民族氣節的軍人,是一位愛祖國、愛人民、愛和平的愛國人士,他為解放太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雖死猶生。”。這是對黃樵松最公正的評價。【原標題:歷史總讓人尷尬:該紀念黃樵松還是仵德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