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已故校長王廣慶的家屬將其生前的書籍、手稿、書法作品等遺物捐贈給我校。校長婁源功、校黨委副書記王凌以及校黨委宣傳部、校友總會、檔案館負責人和部分學生代表出席了在明倫校區新行政樓第四會議室舉行的遺物捐贈儀式。儀式由王凌主持。
王凌動情地回顧了王廣慶在擔任河南大學校長時的往事。她說,在抗日戰爭最為艱難的歲月,王廣慶出任河南大學校長。為躲避戰亂,他帶領河大師生輾轉遷徙,歷盡艱辛,堅持辦學,教學及必要活動仍能有序開展。1942年,河南大學由省立升格為國立,王廣慶先生為河南大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王廣慶之子、原南京市政協副主席王勵前回憶了王廣慶校長在任職時付出的艱辛,回顧了他在為人、為事、為文等方面的事跡。他說,百年校慶前夕,將父親的遺物捐贈給河南大學,希望學校艱苦辦學的精神永遠留存,相信河大能夠繼續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婁源功對王廣慶先生為河南大學所做的貢獻表示欽佩和敬意,對家屬們給予學校的關心表示感謝。他說,抗日戰爭期間,王廣慶臨危受命,任職期間一直致力于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由省立升格為國立,在我校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王廣慶先生的遺物極具史料價值,對于豐富我校歷史檔案,緬懷、紀念王廣慶先生及發揚百年河大艱苦辦學的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捐贈儀式結束后,王勵前一行還參觀了我校校史館及明倫、金明校區。
2012年3月15日是河南大學由省立河南大學升格為國立河南大學70周年紀念日。1942年3月15日,在王廣慶先生和全體師生的努力下,河大由省立升格為國立,此舉不但增強了學校實力,也擴大了學校的影響,迎來了河南大學發展史上輝煌的一頁。
王廣慶,字宏先,河南省新安縣磁澗鎮掌禮村人,1938年10月至1944年10月臨危受任河南大學校長。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艱苦歲月里,他帶領河大師生,歷經抗戰硝煙,堅持辦學信念,播撒文明火種,河大成為全國唯一一所在敵戰區堅持辦學的“流動的大學”。1944年5月15日,日寇血洗潭頭,部分師生慘遭殺害。對于此次慘案,王廣慶心情極為沉痛,于1944年10月辭職。退居家中的王廣慶潛心學術研究,抗戰勝利后,當選為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1949年旅居臺灣。(王宏宇 劉藝嵐)【原標題:我校舉行已故校長王廣慶遺物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