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孫中山盛贊的巾幗英雄——劉青霞

2013/9/4 10:46:45 點擊數: 【字體:

     在辛亥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上,有兩位女性聲望極高,一位是秋瑾,另一位就是劉青霞。“南秋瑾,北青霞”,曾是當時傳遍大江南北的聲音。
1877年,劉青霞出生于河南安陽縣蔣村的一個官宦之家,她從小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其父是兩廣巡撫馬丕瑤。馬丕瑤為官清正廉潔,馬家開通明達、樂于濟人的家風,鑄就了劉青霞樂善好施的品性,也使她很早就開始關注政治和社會形勢,常懷憂國憂民之心。
     
    1895年,18歲的她嫁給尉氏縣豪門劉耀德,改姓劉,故人稱劉青霞。25歲時夫亡,劉青霞開始步入社會,參加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活動。
     
    1907年,劉青霞隨兄馬吉樟攜義子鼎元東渡日本,成為她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在東京,她接觸了孫中山及同盟會人士,通過與留日進步學生的頻繁接觸,深知清王朝的腐朽沒落,逐步接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并加入同盟會,成為一名社會活動家。留日期間,她了解到豫籍留日學生中的同盟會會員因缺款不能辦《河南》雜志,遂慷慨捐資,使該雜志在東京出版。她與友人在東京創辦《中國新女界》月刊,宣傳婦女解放思想。劉青霞的日本之行,奠定了她革命思想形成的基礎。從此她全身心地傾注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民國的事業上,并捐出大量財產支持革命事業。
     
    回國后,劉青霞又捐巨款資助同盟會河南支部在開封開設的“大河書社”,作為開展革命活動的經費。1908年,河南創辦的公立中州女子學堂附小(今開封市二師附小)的創辦人之一便有劉青霞。1909年,劉青霞在尉氏縣創辦了華英女子學校,這是當時河南省的第一所女校,后又捐地2公頃,興辦蠶桑學校。她還出資先后在尉氏縣開辦劉氏小學堂、孤貧院、平民工廠,還在賈魯河上建造了歇馬營大石橋。
     
    民國初年,劉青霞曾兩次赴上海晉見孫中山,并通過馬吉樟掩護同盟會成員從事革命活動,并捐巨資作為武裝起義經費。在國內,劉青霞享有很高的聲望,她曾先后被聘為北京女子法政學校校長、北京女子學務維持會會長、北京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河南國民捐總經理等職。
     
    1922年,馮玉祥任河南督軍,劉青霞毅然將全部家產捐給國家,以作為河南的辦學經費。1922年末,劉青霞因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下生活和為社會、為革命奔走操勞,積勞成疾,不久病逝于安陽。其侄將其遺體運回尉氏縣,葬于尉氏縣大橋莊劉氏祖瑩。現在劉青霞故居仍完好保留有2處四合院、35間房屋,院中她生前栽種的一株臘梅花,依然枝繁葉茂、幽香襲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是中國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社會轉型期改革思潮的激蕩,使劉青霞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地融入到時代的潮流中,從而使她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為數不多的愛國革命女性之一,成為辛亥革命時期與秋瑾齊名的杰出的婦女活動家、教育家、政治家。她的一生,坎坷傳奇,胸懷天下,孫中山曾親筆題寫“巾幗英雄;天下為公”盛贊劉青霞。作者:史景山 靳玉林【原標題:孫中山盛贊的巾幗英雄——劉青霞】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檔案報》 2011年9月2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