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豫籍甲骨學大師董作賓(下篇) 分期斷代自此而始(2)

2013/9/6 16:38:01 點擊數: 【字體:

  隨著時間的推進,這種“冷戰”甚至延續到了學術以外。上世紀50年代初,郭沫若又專門寫了一篇名為《蜥蜴的殘夢》,對董作賓、李濟等人的“舊中國考古發掘”進行了猛烈的攻擊,而董作賓所作的《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則提出了與郭沫若不同的學術見解。

  實話實說,我喜歡看文人之間打嘴仗,“真理越辯越明”嘛!當年文字學的祖師爺們——像戴震和惠棟,他們的理念不同,才使清初學術昌明,也才有了“乾嘉學派”的產生。但是,若有意使用政治的手段來抹殺學術上的觀點,則近乎于《四庫全書》一樣的“學閥”行徑了。這是我,一個學人所不能贊同的。至于董、郭二位大師的學養,于此立見高下,不必我來多加評點。

  離開了祖國大陸,離開了殷墟,困守孤島,在臺的董作賓對甲骨學的發展趨勢十分悲觀。他在1956年寫的《甲骨學前途之展望》中說:展望世界,甲骨學的前途,甚是暗淡。甲骨學的沉悶,也就是中國史研究之消極停滯,茫無端緒了……

  董作賓先生晚年“飄零臺海”,面對“大域洪濤”,時常向往著祖國的統一。按照他的遺愿,2003年4月末,由他的兩個兒子董玉京、董敏將其遺著、手稿、墨跡捐贈給陜西省臨潼兵馬俑博物館永久收藏。(全文完)

  編者按:本文雖已草就,但在我心中卻留下很多遺憾。我本該多去采訪幾個地方,例如董作賓先生的出生地南陽、令他夢縈魂牽的殷墟甚至收藏他遺著的臨潼兵馬俑博物館,但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從我開始采訪到成文,僅有短短的15天時間,其間的編輯工作還不能中輟。本文中所談到的董作賓先生,也只是管中之一斑而已。這樣的遺憾,只有來日補過了。

  本文承河南省文字學會會長、著名甲骨學專家王蘊智先生指正,謹致謝意!【原標題:豫籍甲骨學大師董作賓(下篇) 分期斷代自此而始】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報業網-大河報 2005年03月2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