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江蘇委員:改文物局為文化遺產局 不讓非遺受冷

2016/3/17 9:32:03 點擊數: 【字體:

  云錦素有“寸錦寸金”之稱,一件用云錦織出的明朝龍袍是珍貴文物,但是織造的過程你了解嗎?昨天,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文化廳巡視員、江蘇省文聯副主席高云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社會各界對于物質遺產(文物)的保護十分重視,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出現“只重有形結果,不重無形過程”的現象。他建議,調整文化保護管理機制,把非遺保護職能合并到文物局,成立文化遺產保護局,改變非物質遺產受“冷落”的現象。
 
  手藝一旦失傳,是一種人類創造的滅絕
 
  高云說,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遺產(即通常所說的文物)都是人類珍貴的人文遺產。它們是一體的兩個面。而文物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非物質遺產是心口相傳、秘不示人的工藝過程。兩者同等重要,不可分割。唯有兩者合一,才能完整展現人類的文明進程。
 
  甚至有的專家說,物質遺產可能損壞,但只要生產工藝在,仍可再生——盡管有了本質的差別。而工藝一旦失傳,則一種人類的創造就會徹底滅絕,并不是科技發展就能解決的。所以,從理論上說,非遺的保護與文物的保護相比,有著特別的意義,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些受“冷落”
 
  高云解釋說,事實上遺產是國際通行的概念,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與文化混合遺產以及文化景觀4類。其中文化遺產中就包含了物質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出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概念,世界上不少國家都設立了文化遺產局。
 
  高云認為,比較起來,我們對于文物的保護十分重視,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還遠遠不夠。他列舉了四點原因,首先,雖然各地都設有文物局,但各級政府部門中大都沒有設置正編的非遺保護機構。其次,各地都設有文物執法部門,非遺保護則連行政執法主體都不明晰,以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至今沒能得到有效的落實。第三,各地都有博物館,而非遺展示大都只設在文化館、群藝館和藝研所等機構內,既形成不了氣候,也無法正常對公眾開放。第四,文物的保護體系已趨成熟,非遺的保護至今還沒有形成程序性和系統性,常常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隨意性較大。
 
  成立文化遺產保護局
 
  高云建議,文化主管部門在解決機構問題的同時,將物質的和非物質的遺產保護職能統一整合,綜合進行考慮,并將非物質遺產保護納入文物保護系統,改文物局為文化遺產保護局。
 
  “把非物質遺產納入政府的文物保護系統進行保護,也有利于集約型發展。”高云認為,此舉既解決了非遺保護機構的設置問題,又有利于將兩種形態的文化遺產統籌保護、全面展示和 協調利用。同時,避免了機構重復設置、遺產保護重復進行、展示場所重復建設等。
 
  “南京有著非常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在保護挖掘上也頗有成效。”高云同時也希望各省區市可以加大對非遺的宣傳力度,建立非遺展示館,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制造過程,“如果本身的條件不允許,也可以在博物館和博物院建立非遺展示中心,方便市民參觀和了解。”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現代快報
0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