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世博局副局長周漢民會見英國代表
陶瓷藝術大師、工藝美術大師李海峰品鑒世博外事禮品――世博鼎
核心提示
在洋溢著13億中國人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成就感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由金堂鈞窯設計制作的鈞瓷珍品“瑞澤四海”世博簋、世博鼎,作為世博會官方指定外事禮品,首次亮相世博舞臺,饋贈于數百位參加世博活動的中外貴賓,印證著中國的盛世輝煌,為中國源遠流長的陶瓷歷史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0年在中國上海舉辦的世博會精彩紛呈、規模宏大、盛況空前、影響深遠。
在這次令人嘆為觀止的世博盛宴上,來自河南省禹州的金堂鈞窯設計制作的“瑞澤四海”世博簋、世博鼎成為世博會官方指定外事禮品,使鈞瓷這一我國傳統陶瓷藝術瑰寶首度登上世博會的官方禮品舞臺。數百位參與世博會的外國政要、國際友人和中外貴賓獲贈世博鈞瓷禮品,從其豐富多幻的色彩、獨具匠心的器型、厚重深邃的文化蘊涵里,真切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
今天,上海世博會雖然已經圓滿謝幕,但鈞瓷這一國瓷瑰寶留給世人的卻是永恒的記憶和驚嘆。
傳 奇
晚清上海小說家陸士諤在1910年發表的小說《新中國》中,竟然精確預測了中國上海世博會就在2010年召開。這與100年后的今天極為契合。
關于世博會的開創,亦是極富傳奇色彩。
由阿爾伯特親王創意舉辦的1851年的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開啟了世博會150多年的光榮和夢想,今天,這個夢想照進了中國。
這是一個傳奇的時代,人們制造傳奇,也渴望傳奇。
自1876年的費城世博會起,中國的瓷器歷來是中國參展世博的重要展品之一。精美的瓷器工藝品在世博會上的爭奇斗艷,為中國贏得了瓷之國度的美譽。
134年之后,由金堂鈞窯設計制作的鈞瓷珍品《瑞澤四!肥啦、世博鼎首次成為世博會官方外事禮品,亮相世博舞臺,印證中國的盛世輝煌。金堂鈞窯董事長李海峰動情地說,鈞瓷首次入選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又為中國陶瓷的歷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民族、國家、時代、鈞瓷、世博會,緣起緣結,息息相連。
金堂鈞瓷永恒銘記上海世博會的盛況,英國阿爾伯特親王開啟世博會之光,中國小說家準確預言上海世博會――這三個傳奇,堪為一脈相承。
使 命
鈞瓷,起源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禹州市神垕鎮。因鈞瓷極難燒制,民間流傳著“十窯九不成”和“生在成型,死在燒成”的說法。歷代帝王都把鈞瓷視為御用珍寶,世代相傳,唐玄宗還立令天下:“鈞不隨葬”,每年只選用三十六件珍品進貢皇宮,其余就地砸碎深埋,民間不準收藏。
歷史的機緣,讓鈞瓷賦予了高貴、吉祥和權力的象征,從“天人合一”之說,到“瓷之國度”之譽;1300余年的鈞瓷文明,與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和繁榮同生相隨,水乳交融。
鈞瓷亮相聯合國,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國禮;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三十周年外事活動禮品;中國—東盟博覽會國禮;亞洲博鰲論壇國禮;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禮品;中國網球公開賽世界頂級球星禮品;成為美國前總統布什、美國前副國務卿格嘎瑞·紐韋爾、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
柬埔寨拉那列親王、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平山郁夫、中國駐日本國特命大使程永華等領導盡相珍藏的珍品;鈞瓷《和樽》隨胡錦濤總書記出訪、鈞瓷《盛世旺鼓·文房四寶》隨溫家寶總理出訪;2010年上海世博會鈞瓷《瑞澤四!肥啦⑹啦┒ν馐露Y品,贈予各參展國政要……一系列與中國命運有重大關系的關鍵詞,都成為鈞瓷發展軌跡上的關鍵詞。
一次又一次,鈞瓷見證了改變中國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向世界釋放出越來越強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作為國瓷,這既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歸宿。
傳 承
金堂鈞窯在孕育千年鈞瓷藝術的神垕古鎮中成長,創作基地林木蔥郁,晨霧暮霞,背后青山隱隱,松風陣陣……建筑古樸典雅,氣勢恢宏,主體辦公樓上由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程思遠親筆書寫的4個大字“金堂鈞窯”蒼勁有力,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金堂鈞窯乃鈞瓷世家,在唐鈞的凝重、宋鈞的淡雅、元鈞的粗獷、明鈞的艷麗、清鈞的飄逸等風格中延伸,在具有豐富經驗的世代鈞瓷傳人和工藝美術大師及陶瓷藝術大師的睿智凝結中成熟,造就了今天“承火土藝術、融天地氣度、沐古鈞靈光、聚創意精粹”的“金堂鈞”鈞瓷品牌。
關于金堂鈞瓷與民族,關于金堂鈞瓷與國家,關于金堂鈞瓷與世界,關于金堂鈞瓷與世博……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圓滿謝幕,各種解讀,成為熱議的焦點。
人們感興趣的是,立足于如此偏遠的神垕古鎮,國禮鈞瓷怎樣平衡傳統與創新的取舍?
金堂鈞窯董事長李海峰向世博嘉賓分享鈞瓷的歷史時說:鈞瓷之所以有機會走進世博,成為國禮,驚嘆世界,不僅源于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制瓷工藝,也源自金堂鈞窯對外來文化一貫的開放與接納。
李海峰用詩意的語言總結道:“這種哲學般的微妙,見證了人類文明從一個個孤立的原始部落,走向大開大合的文化交融。沒有傳承,就難以采摘傳統的精粹;沒有開放,就沒有更寬闊的吸納;沒有創新,就無從獲得更為持久的進步。”
金堂鈞窯堅守在伏牛山下、潁水河畔,堅守著鈞瓷傳統工藝,堅守著容融合和,金堂鈞瓷從中國走向世界,成為經典的中國文化瑰寶,為人類的進步書寫著一份閃亮的記錄——傳承與創新、開放與超越。
責 任
國家、民族、責任——金堂人一直把它看做最神圣的使命,作為上海世博會唯一的鈞瓷外事禮品設計制作企業,金堂鈞窯擔當起了國禮鈞瓷的責任,擔當起了塑造鈞瓷品牌的責任。
2006年,當上海成功競得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的消息傳來,金堂鈞窯董事長李海峰就意識到,這可能是鈞瓷的又一次發展機遇。
其間,他曾33次飛赴上海,歷時兩年多的努力,與世博會組織方進行耐心細致的交流、溝通。
2008年年底,金堂鈞窯鈞瓷作品被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列為鈞瓷類唯一用禮項目,并獲得了設計制作世博會特定外事禮品的授權書。當時共設計了13款式樣,上海世博局為此專程到禹州鈞瓷生產基地進行考察,并于2009年9月確定制作其中的兩款(世博簋和世博鼎),并嵌入海寶的圖案和世博會logo,給本屆世博會增添些許厚重與高雅的文化魅力。
“世博簋”方正中規,虛心方斗。簋身兩側飾以“福”、“壽”字樣,意為天運祥瑞,福佑四海。底部依“易”之64卦相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方位排列,寓意為天道吉順,瑞澤萬邦。
“世博鼎”鼎冠飛鳳來儀,承天啟運,瑞滿乾坤;鼎耳以虎為形,福佑世界和平昌盛;鼎身12枚乳釘環繞鑲嵌,天地人和;鼎足幻化如意,寓意為全球共榮,四海康寧。
為了保證鈞瓷外事禮品的質量,塑造鈞瓷的品牌,金堂鈞窯經過120余天的燒制,耗資數百萬元,從2560件成品中精選出365件珍品,于2010年4月13日起運上海,與世博會吉祥物“海寶”一起舞動世界,展示奇瓷神韻的動人風采。
做品牌就要有擔當。在未來的征程中,金堂鈞窯將秉承這個理想,以傳承鈞瓷傳統工藝、振興現代鈞瓷事業、傳播民族優秀文化為己任,圍繞“傳承、文化、求真”的發展策略,恪守“民族的·經典的”的制瓷理念,把陶泥、烈火淬練出的千年傳世鈞瓷藝術經典奉獻給后世,把中華民族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告訴給全世界。
金堂鈞窯與世博相遇,這是一段寫不盡的傳奇;世博見證了“金堂鈞”鈞瓷品牌,這是一個說不完的故事;金堂鈞瓷見證了世博的中國情緣,是榮譽、是輝煌、更是矢志不渝的堅守,是沉甸甸的責任!
夢 想
究竟是什么魔力,使得世界各國對世博會如此情有獨鐘?
答案也許是:機會和夢想。
2010年4月23日,上海。
世博局有關方面舉行儀式,金堂鈞窯設計制作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鈞瓷外事禮品《瑞澤四海》世博簋、世博鼎成功交接,成為本次世博會接待各參展國政要最特殊的禮物。
“金堂鈞窯,是中國著名品牌,河南名牌產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創意產業高成長100強企業;外交部和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國家領導人指定禮品制作企業;現在又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鈞瓷外事禮品唯一指定制作企業。希望‘世博簋’、‘世博鼎’在完美體現出中國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內涵,向世界展現中國鈞瓷藝術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時,為舉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做出貢獻。”上海世博局高級官員一席話,道出了世人對金堂鈞窯的期待。
世博會能為金堂鈞窯的未來帶來什么?
李海峰有著很深刻的理解:“從經濟上講,世博會是中國吸引投資,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的展示平臺,助推中國品牌展示實力,走向世界。改革開放30年來,雖然中國的品牌經過曲折發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國的品牌無論從品牌價值還是從發展潛力上看,多半都是被低估的。我們希望借助世博會這一平臺,能取得一次質的飛躍。”
“從文化上講,當今世界的競爭更在于文化的競爭。發達國家輸出文化產品使全世界都在追逐他們的價值觀,從而影響了全世界的消費觀。鈞瓷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其豐厚的產品類型,鈞瓷要想走向世界,必然要建立在中國文化的輸出之上。世博會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契機和平臺。”
上海世博會,184天的展期雖然已經結束,我們相信上海世博會的精彩和美妙可以讓世人感受和分享,中國五彩斑斕、古樸典雅、端莊大方的鈞瓷,同樣可以讓世界銘記!(原標題:鈞瓷,讓世界銘記中國)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