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李老師,你好,我做為一個忠實的讀者,在中國本土我們始終沒有看到諾貝爾得主.但是中國呢在別的學科領域上我們可以理解,在科學上我們也許因為技術差,底子薄,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在文學上,我們引為為豪的是,不論政府的歷史,輝煌燦爛的文化以及豐富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創(chuàng)作源泉和土壤,為什么中國依然沒有出現(xiàn)諾貝爾獎得主?中國需要
多少的時間?據(jù)我所知,在國外38年可以造就諾貝爾獎,可中國不行,50多年了。這另是一種缺陷,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難道是遙遙無期嗎?
主持人:對這個問題,李老師有什么樣的感受,關于諾貝爾。我們的電影已經(jīng)走到世界上去了,我們的文學怎么看?
李洱:我給你舉個例子。剛剛談到莫言了。你們不知道關于莫言的第一篇書評是誰寫的。這篇評論是誰寫的,大家不清楚。這個人就是馬爾克思,為什么呢?當馬爾克思看到莫言的小說的時候,他認為他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小說,最好的小說。就說這是一個諾貝爾獎者他對一個中國作家,當時一個還完全沒有名氣的中國作家的評論。就我所知,中國作家的作品在……我聽李陀講的一個故事,就是說翻譯成外文之后,他出一個短篇小說集,翻譯到美國之后,美國人根本不相信中國人達到這種水平。我還可以告訴你另外一個例子,就說關于法國的。法國有一個關于中國文學研究專家叫安尼。他說:中國文學領先世界文學,還可以再領先五年。這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專家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跟很多人對文學認識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認為中國文學是非常領先的,那么獲不獲獎是非常偶然的。是跟翻譯有關的,翻譯關系非常大。那么中國作家作品的翻譯是問題非常非常大的。那么現(xiàn)在中國作協(xié)的組織翻譯。但是他翻譯的作品往往是官方作品。那么他就會形成很多很多的問題。那么就是說你獲獎不獲獎他并不構成標準。因為有作品并沒有給外面看著。
讀者:作為一個河南的作家,你覺得河南的民間文化對你的影響,談一談。
李洱:河南文化對我影響應該不像別的河南人那么大,因為我上學出來非常早。但是這個河南人……我知道在目前中國影響不大好。我給你舉個有些個例子,就說,有人問一個作家,說你怎么看待河南人?他說,河南人是中國人他媽。然后接著就問他說:他爹在哪兒?你說河南人是中國人他媽,他爹在哪兒?他說,他爹在山西。也有說山西文化和河南文化是中國文化最集中的部分。非常非常集中。因為他地處中原嘛,非常非常集中。所以說很難說把河南文化像擇菜一樣從中國文化里擇除。我感覺到他們是中國文化非常典型的一種表現(xiàn)。
讀者:我剛才對你的觀點表示一種不對。去年我到你們河南去了一趟,我不無遺憾的告訴你,那個整個河南都衰落了,從洛陽,從開封,從鄭州,所有都是在廢墟中存活著。你們那里面沒有走出一個代表著工業(yè)文明的中產階層,也從來沒有走出一個自由的批判的知識份子階層。你們在黃土地里深沉的爬尋著,就像一個小船一樣,艱難的掙扎著。在現(xiàn)在工業(yè)的一百年歷史上,我可以毫不留情,找不到河南人的影子。無論在軍事、在政治、在科學領域,看不到河南人的影子。為什么?因為農業(yè)文化從來不可能運用工業(yè)文明的。而你們今天自豪的,在你們的博物館里,只看到兩樣東西,銅器,瓷器,可是這些東西能代表什么呢?它代表不了現(xiàn)代這些東西。真的,你們河南人那些鄉(xiāng)村的那些艾滋病,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我們民族的痛苦,說明我們還在吶喊。所以你作為一個作家,你應該有一種意識,拯救黃河文化,當然,整個黃河文化確實是哀弱的,在中國已經(jīng)沒有什么主流意識了,你回去看一看,為什么呢?因為你是內向性的文明,你不是一個擴張性的文明。
主持人:那這位朋友說的也是一家之言,有他的道理,從他的談話當中我們能受到他的一腔熱情,肺腑之言,但是我做為一個普通的聽眾呢,我也能能夠明顯的聽出他的話當中有一些偏激的地方。您來,您來回答他的問題。
李洱:我可以從歷史上給你解釋。我們對話嗎,我們對話。
讀者:那我問你,你怎么看河南沒有工業(yè)?
李洱:河南沒有工業(yè)是從蔣介石到毛澤東的一貫戰(zhàn)略。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黃河是時刻可能被扒掉的。知道吧。我們知道河南最早的工業(yè)就是拖拉機廠。拖拉機是服務農業(yè)的,不可能有別的工廠,因為黃河隨時有可能會決口,決口一個是自然原因,另一個是政治原因,就是說一旦受到外敵入侵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古逐鹿中原,兵家得中原得天下。那么中原這個黃河大堤,是隨時可能扒掉的。為什么要扒掉呢?比如說當時蔣介石是要以此阻擋日本,那么毛澤東也不允許在河南建立大量的工業(yè)基地,因為要隨時要扒掉可能會阻止蘇聯(lián)。河南只允許你成為一個農業(yè)生產基地。那么你的所有工廠只能是為農業(yè)服務。比如說洛陽的拖拉機廠。歷史上不允許你有工廠。那么這實際上說明,河南人他是為中國人做奉獻的。那么他現(xiàn)在導致什么呢?因為它沒有工業(yè),因為他是農業(yè),所以導致這個地方極大的貧窮。因為現(xiàn)在是工業(yè)時代,因為現(xiàn)在種地已經(jīng)沒有錢了。所以你說的問題他有很大的歷史原因。他有共和國歷史的原因。也有民國歷史的原因。而你現(xiàn)在看到的是說河南他凋敝了,凋敝了。那么這個凋敝他是有歷史原因的。那么這個情況怎么辦?我覺得這不是你,也不是我能夠解決的。不是我們解決的。
讀者:據(jù)我所知啊,黃河是母親河,是祖國的搖籃,是這個民族的搖籃。黃河在聯(lián)系到中原文化的探討,比如說河南引以為豪的呢,喬簡云、嚴磊科,肖復興,包括魏巍,這都是非常有名的。我覺得中原文化的崛起,已是大勢所驅。其實我還知道,中原呢,在一百多個姓氏里邊,其中有76姓氏,發(fā)源于河南,如果說河南人就是中國的吉普塞人。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河南人的存在,河南人我同樣認為也是優(yōu)秀的。不知李老師有什么觀點。
李洱:對對對,我很贊同你的看法。我完全贊同,
主持人:好,今天我們都已經(jīng)超時了,在這幾場演說當中今天是最長的一場,而且也非常有意思我覺得。那么就感謝貝塔斯曼提供我們這么一個機會請這些作家跟我們的這些讀者朋友見面。好,那今天我們的座談對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謝謝。謝謝李老師。【原標題:李洱:真相的多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