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有一天,達摩問師傅般若多羅大師:“我得法以后,應該到什么地方去傳法?”
般若多羅回答說:“去震旦。”
達摩遵照師傅囑托,東行來到今中國。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晉見了梁武帝蕭衍。
在會見期間,皇帝說:“我已經建造了許多寺廟和寶塔,并且修復了更多的寺廟和寶塔,我把我的許多寶藏給了尚哈(與佛教僧侶有著兄弟般的關系的人),而且為主要寺廟提供了大量土地。我盡了一切努力,我能得到什么呢?”
達摩注視著皇帝,答道;“陛下,雖然您盡了所有的努力,可是您一點兒也沒有獲得公德。”
皇帝被激怒了,驅逐了達摩。
達摩在南方并不受歡迎,只好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陽。走到長江岸邊,看江面寬闊、水深流急,沒有船只,正愁著沒法渡江哩,見不遠的地方,坐著一位老婆兒,身邊放著一捆蘆葦。
達摩上前施禮問道:“老人家,你是準備用這捆蘆葦渡江嗎?”
老婆兒抬起頭來看看,見來者態度十分誠懇,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達摩心想:一個年邁老人可以踩葦過江,我何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請求說:“老人家,請賜一葦渡我過江”。
老婆兒仍然沒有說話,順手抽出一根蘆葦遞給達摩。達摩雙手接過,告別老人,來到江邊把蘆葦往江面上一放,輕輕踏上蘆葦,順順當當過了長江。
再說,當時北魏都城洛陽龍門香山寺,有個和尚名叫神光,聽說天竺國高僧菩提達摩在南朝都城金陵弘揚大乘禪法,便前去會晤。來到金陵一打聽,達摩已經渡江北上,沒有停腳,就在后邊緊迫。來到江邊時,看見達摩正腳踩一根蘆葦過江,而且平平安安登上對岸,再一看,見一位老婆兒坐在江邊,身邊放著一捆蘆葦,心想:達摩一定是用老婆兒的蘆葦渡過江去的,于是急急忙忙跑到老婆兒的身旁,不請求主人的允許,抱起一捆蘆葦,跑到江邊,扔在水中,打了個箭步猛地跳上葦捆。蘆葦不僅不向前進,反而連打幾個波浪,把神光掀入江中。
神光喝了幾口水,好在江邊水淺,沒有生命危險。神光渾身濕透,涉水、上岸,又走到老婆兒跟前問道:“前邊那人用一根蘆葦渡過江去,而我拿你一捆蘆葦,為什么險些命喪江中?”
老婆兒說:“那人是以禮化取,我當然應該渡他過江;你是無禮搶要,我怎能無緣助你呢?”
神光自知失禮,趕忙向老人道歉說:“老人家,方才我是急于追趕那人,忙中失禮,冒犯施主,請老人家原諒,渡我過江。”
老婆兒見神光有了轉變,遂答應施葦相助。神光一扭頭,不知老人去向。就在這時江面風起,飄浮在江面上的蘆葦捆,又慢慢地蕩回到江邊。
神光望著老人原來坐的位置深施一禮說:“多謝施主指點,小僧去也!說罷,慢慢登上蘆葦捆,過了長江。當他登上長江北岸時,暗暗自愧地想:“唉!我實在不如人家!”
神光心悅誠服,緊步趕上達摩,合十施禮,請求說:“請圣僧到嵩山少林寺弘揚大法。”達摩跟神光來到魏都洛陽,不久又來到嵩山,一看這里山青水秀,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落跡面壁,一坐就是九年。九年功到業成,大乘禪法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