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稀飯
河南周口,我的家鄉,家鄉人最常見的家常飲食是糊涂,糊涂是土名,土的有些掉渣,所以,現在大多都叫它的學名“稀飯”,稀飯,是家鄉人一天早晚兩餐中最不可少的食物,用于早餐的稀飯,配以各種豆類、米類做配食,用面糊調制的湯類,用以搭配主食。還有一種家鄉人在夏季中午最常做的稀飯稱為咸稀飯,咸稀飯加個“咸”字,是和稀飯做區別的。咸稀飯因為有咸字當頭,顧名思義,就是放了鹽的,所以,可以自由加入蔬菜煮食。
家在周口,我又跨兩個縣市生活,老家項城市做咸稀飯,不放入花生仁,舊時用番茄、荊芥等夏季蔬菜入鍋,海帶和粉條屬于干菜系列,一般家庭過年的時候會存放的有,加上油煎的面筋,煮一鍋一家人吃的不亦樂乎,也算是改善一下飲食,因為周口的夏季,家家天天中午撈面條不變;搓栠@邊的咸稀飯,加入的食材相對老家豐富一些,花生仁、豆腐絲等等,都是我之前在老家所沒放入的,想想也不是兩個縣市的制作差別,而是這種食物,本來就是一種隨意的家常飯,所以,沒有固定的定式。
在飲食制作上,我其實最崇尚的不是味道的正宗,而是正宗的做法,正宗的做法,就是你了解一種食物的基本制作技法,然后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行調整,做出合適自己的廚房口味。所以,即使你不是我的家鄉人,也可以按照我的介紹,做出屬于你們自己廚房的味道。
色香味俱全的咸稀飯
食材:面粉 炸油泡 荊芥 粉條 海帶 腐竹 花生仁
調料:食鹽 白胡椒粉 醬油 味精 芝麻油 食用油
制作過程:
1.一份面粉,加入較多水分,攪拌成稀面團。
2.如果有時間,就間隔一二十分鐘攪拌一次,使面快速上筋。如果沒有時間攪拌,面團攪拌好后,直接倒入半掩蓋住面團的清水,用水靜養。
3.靜置1-2個小時的面團,用手拉出,筋度非常好了,這時,開始洗面。
4.第一遍洗面,淀粉質較多,所以,水是濃稠的。
洗面的手法是,雙手放入盆里,來回的抓揉面團,使面筋和淀粉質分離。
5.洗的時間,水濃稠了,就換水,重復洗面動作,圖片是第三次洗面,水已經不那么濃了。
6.這是第五次的洗面水,水已經清了,這個程度的面水,就直接倒掉不再要了,因為沉淀不出多少淀粉了。
7.洗好的面糊水,放置在盆中,靜置。
8.過一會兒,淀粉下沉,上面的水,可以倒掉,然后再靜置,重復這個動作,取得最后濃度較高的淀粉水。
美味咸稀飯
10.洗好的面筋,放在油鍋里煎一下。
11.煎至兩面金黃,盛出備用。
12.煎好的面筋,切條,海帶切絲,腐竹切小粒備用。
13.取一口鍋,放入海帶、花生仁、腐竹,加入食鹽、十三香、胡椒粉、醬油開始煮。水煮開后,放入切好的面筋條和干粉條。
14.用勺子舀淀粉水,澆入鍋中攪勻。
15.稀飯的濃稠度,以掛住鍋內的蔬菜為主,不易太稠,當然,太稀了也是不好喝的,把握好度吧。
16.鍋開后,放入荊芥葉,倒入芝麻油和味精,調味出鍋,吃的時候,澆入香醋,放入炸油泡配食即可。
小貼士:
1.炸油泡可以不放,有麻花,放入麻花一樣。
2.醋吃的時候再放入,防止剩余的湯喝不完的時候容易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