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絲魚膾,是一道聞名中外的豫菜傳統名菜。銀絲魚膾選用活鯉魚為主料,佐以清、脆、嫩的蘿卜、生菜、香菜等輔料烹制而成。成品味道脆嫩爽滑,咸鮮味美。 魚膾,是我國的傳統菜肴,《詩經》中“包鱉膾鯉”的后者就是指此而言的。北宋時的東京(今開封)人,非常喜歡吃魚膾,并且還講究用鮮活的鯉魚作原料,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御園金明池,每年三月初一開放。苑內不僅有諸般藝人作場,還有許多垂釣之士,他們得魚后便高價賣給游客。“臨水所膾,以薦芳樽”。因為所膾用的魚是現釣現做又現吃,妙趣橫生,所以叫做“旋切魚膾”,被當時游客視為“一時之佳味”。《辟署錄話》載:客居汴梁的詩人梅堯臣家中,有一位婢女善于作膾,士大夫“以為珍味”,歐陽修等人“每思食膾,必提魚過往。”梅堯臣本人也有《設膾示坐客》詩以記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