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姓名文化的活化石

2014/2/11 9:12:18 點擊數: 【字體:

   
    摘要:本文對搜集到的漢民族和英美民族的傳統姓名資料,進行了對比研究,旨在通過這一語言現象,使英語或漢語學習者了解中西文化中的一些文化差異,使其在語言學習中增強文化意識。

    “好比鏡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語言反映和記錄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風貌;猶如管道或軌道,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對不同民族語言的發展,在某種程度、某個側面、某一層次上起著制約的作用。”(刑福義語)
   
    正是基于語言與文化這樣不可分割的關系,很多學者對英漢中的日常用語、習語和詞的文化內涵等做了大量對比研究,以期通過語言獲得文化,通過語言對比識別文化異同。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姓名,同樣可以為認識文化提供有力的佐證。通過對比研究傳統中英姓名,可以幫助英語或漢語學習者直接了解到漢民族和英美民族之間在歷史、價值觀、傳統哲學觀和禁忌等方面存在的異同,使他們深刻體會語言與文化的辨證關系,從而語肓學習中不斷增強文化意識和跨文化意識。
   
    一、中英“姓名”的文化共性
   
    人類歷史沿著一定的軌道發展,在發展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并被反映到彼此的語言里,姓的起源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的先人們都將歷史的足跡烙印在自己的姓上,或表示紀念,或出于方便,兩個民族里很多姓的起源如同出一轍。常見的有:(l)以地名為姓,漢語姓如“陳,齊”;英語姓如“Washington(華盛頓),Hill(希爾)”。(2)以職業為姓,漢語姓如“屠,陶”;英語姓如“Bulcher(屠夫)布切爾,Hunter(獵人)亨特”。(3)以祖上的字,名或號為姓,漢語姓如“唐,夏”,.英語姓如“Johnson”約翰遜,“Wilson”威爾遜等(父輩或祖先的教名上附加上表示血統承襲關系的詞綴“梥on”作為姓)。(4)以身份官職為姓,漢語姓如“帥,司徒”;英語姓如“Earl(伯爵)厄爾,Duke(公爵)杜克,Kirg(國王)金”。(5)以動植物為姓,漢語姓如“馬、牛、楊、李”;英語如“Fox(狐貍)弗克斯,Wolf(狼)沃爾夫,Cotton(棉花柯頓,Hawthorne(山楂)霍索恩”。(6)以顏色為姓,漢語姓如“黃、白”;英語如“Green格林,Brown布朗,Black布萊克”。
   
    同樣,名字常被長輩用來寄托對子女的愛與美好愿望,這是漢民族和英美民族所共有的。所以給孩子取名時,中國和英語國家的父母常有類似的考慮,例如,在漢語里,常取“麗、潔”等名表達女子的美麗與純潔,取“勇、強”等名體現男子的勇敢與堅強。在英語里,很多女子名也多含陰柔之美,如Anna(安妮)代表優雅,Ruth(露絲)代表美麗;男子名則多具陽剛之力,如Andrew(安德魯)代表勇敢,Francis(弗蘭西斯)代表自由等。
   
    二、中英“姓名”的文化個性
   
    除了以上相似外,漢民族與英美民族傳統文化的差異在“姓名”中也得以充分展示,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社會價值觀的差異探究兩個民族姓名的排列順序,除了了解到中國人“先有姓后有名”而英美民族則“先有名后有姓”的歷史起源之差異外,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我們體會到中英社會價值觀的差異。中國人自古以群體取向為價值標準,家國名號的存亡對于每個社會成員都至關重要,所以,代表一個人出生血統的“姓”要比只用于區別于人的“名”更受重視。在拼寫時,中國人總是先寫姓后寫名,在初次見面時,中國人常常先問:“您貴姓?”從記住“姓”來開始彼此的交往。相反,英美民族受個人主義取向的影響,很強調個性與個體,他們認為“名”為個人所特有,而“姓”則涵蓋更多人,無法體現自我,所以,與中國人恰好相反,在拼寫時,他們將名置于姓前,在交往中,也更喜歡用名而非姓來稱呼或被稱呼,以顯示彼此間的親切和與眾不同。
   
    此外,傳統價值觀的差異在名字里也時有體現。中國人重視群體,崇尚集體主義,他們的名字也積極體現這一取向。如建國以來常見的諸如“愛國、國強”等名字就反映了中國人以“國”為本的思想。而英美民族則強調張揚個性,他們的思想被生動地反映到一些具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名字里,如,“William威廉(堅定的保衛者),Luther路瑟(著名勇士)。
   
    (二)傳統哲學觀的差異中國傳統哲學觀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很多人的姓名也因此扎根于儒學禮教的土壤之中。如光宗耀祖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標準之一,在姓名中的典型反映,一是以天子賜氏為榮。在中國古代,帝王將相等死后,根據他生前事跡被授予一定的謚號以示追憶,他的后代以此為榮,將這一謚號作為姓。常見的此類姓有“王、侯、莊”等。二是直接體現寓意,如史書中所記的人名很多便含有此意,如“光祖、興祖、耀宗、孝宗”等。
   
    英美民族的哲學觀則深受基督教、希臘文明的影響,他們很多人認為姓名是人的靈魂,所以,在為孩子取名時常要舉行宗教儀式,由牧師或神父為孩子取“教名”。為表示對宗教的信仰,有的人甚至直接借用敦名為姓,如“Adam”亞當,“Henry,”亨利等。另外,他們還樂于用圣經、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作為人名。如:“Helen(希臘美女神)海倫,Mary(圣母瑪利亞)瑪麗.Diana(月亮女神)戴安娜”;許多名字中則含有明顯的宗教色彩,如“Jack杰克”,意為“上帝賜給的禮物”,“Elizabeth伊利莎白”,意為“上帝的誓言”。
   
    (三)詞匯聯想意義的差異在語言的長期使用過程中,漢民族與英美民族把某些品性賦予詞匯,給詞匯增添了一定的聯想意義,由于文化的差異,相同意義的指代對象也各有不同,這 意義同樣被折射到人名里。例如,中國人常用“蓮、梅”等名,英美人則用“Lily(百合)莉莉,Rose(玫瑰)羅絲”等名來表達純清、美麗等寓意。同理,中國人偏愛“龍、鳳、鵬”等名,因為它們象征著能給人以力量的神靈,而英、美人偏好的人名則是,如,Arthur(雄熊)亞瑟——充滿故事且喜歡受注目的有趣老人或信守承諾的智者;Leo(獅子)利歐——強壯且溫和的背叛者。
   
    (四)禁忌的不同禁忌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漢民族和英美民族在禁忌方面各有特點,反映到姓名上也有很多實例。以綽號為例,漢民族性格相對保守、嚴肅,取名較為考究,一般忌諱用人的外貌、性格、短處等來命名,認為這樣欠文雅和莊重。而英美民族生性幽默,很多人愛用綽號給自己或別人命名,如高個子叫Long,矮個子叫Short,慢性子叫Swift,這種非正式的名字,一旦形成就很難丟掉,甚至可能在其家庭里流傳下去,轉變為“姓”。此外,“諱名”也是中國文化區別于英美文化的一大禁忌。尊宗敬祖是中國人的傳統,中國人歷來避諱與皇室、祖先、長輩同名或對他們直呼其名,認為這是一種“大不敬”行為。而英美民族正相反,為了永遠記住自己的祖先,他們常以父親或祖父的名字命名,所以,在英、美國家,父子、祖孫同名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區別,在姓后加上一個字Sr或Jr,如John D.Rockefeller.Sr(大洛克菲勒)和John D.Rockefeller, Jr.(小洛克菲勒)等。
   
    從以上實例可以看出,“姓名”作為語言學中的專門用語,就象是文化的活化石,以其古老和豐富,真實而直接地將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文化內涵沉淀、傳承下來,正如古生物學家通過分析化石以尋求遠古生物的形態和地貌氣候一樣,通過對姓名的分析也可以尋求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與結構。挖掘漢民族和英美民族傳統姓名的異同,對于英、漢語言學習者來說,是在尋求獲得對方文化的同時,也在仔細考察自己的文化,從而把對語言與文化的學習提到更高境界。

    參考文獻

    [1]刑福義,文化語言學;[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程立,英漢文化比較詞典:[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陳俊森,外國文化與跨文化交際;[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摘自《今日論壇》作者:趙麗梅(系云南中醫學院公共課程部外語教研室)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