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人大代表建議保護漢語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

2016/3/17 16:11:00 點擊數: 【字體:

    本報記者   薛  帥

    作為一個多民族、多語種、文化多元的國家,我國擁有五大語系、十大漢語方言,方言土語及少數民族語言難以計數,是當今世界上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我國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變化,許多語言、方言趨于瀕;蛎媾R消亡,珍貴的文化資源也隨即消失。今年兩會期間,很多代表不約而同地聚焦語言保護問題,提出一系列加強保護漢語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的建議及措施。

    黨的十八大對我國語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確,繁榮民族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首先得保護好我們的語言。

    “無論是少數民族語言還是漢語方言,都承載著一個民族、一方水土的特色文化,如果不及時加以重視,或將導致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走向衰微。”在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衛視主播許婷看來,當下需從國家戰略高度來認識、理解語言作為文化資源的戰略地位和價值。許婷袒露自己由來已久的擔憂:“在現存的我國130多種語言中,有68種語言使用人口在萬人以下,在漢語方言中,廣大農村、偏遠地區的方言處于絕對弱勢狀態,城鎮中人們使用方言的比例也在迅速下降,語言文化資源快速流失的現象日趨嚴重。”

    2015年5月,教育部、國家語委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以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等為核心的語言文化工程。“這項工程更大的意義在于通過全面、科學的調查,把語言、方言的實際面貌記錄下來,進行保存和展示。但語言是一種工具,它是在不斷的使用中得以傳承和發展的,如果把它作為一種資料放在博物館或資料庫里保存起來,或進行展示,當然也有它的意義,但是這遠遠不夠。”為此,許婷建議加強頂層設計,把方言保護應用放到更為重要的位置,進一步明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各地應結合本地區語言的發展狀態和使用情況,制定相關的語言政策和切合實際的語言保護規劃,搶救、保護和發展并重。

    “對于即將消亡的語言,當務之急是語言保存,應盡快進行全方位的語言實態調查,建立永久保存的數據庫,像保護非遺那樣確立語言傳承人目錄;對于瀕危的語言,要通過建立語言保護區、建設語言文字博物館等措施,進行語言搶救。”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李禮輝及其他11名代表共同提出《關于及早著手保護方言的建議》。在李禮輝看來,方言是傳統文化的活化石,還是植根于民間的文化形態,具有深厚的民間文化土壤。“語言文化作為非遺具有雙重屬性:它既是其他非遺的載體,其本身也是非遺。”

    李禮輝建議加強方言的調查和研究,設立專項資金,有計劃地組織專家學者對全國方言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調查(重點調查瀕危方言、弱勢方言、城市方言),積累豐富的方言資料(特別是有聲資料),在此基礎上形成系列研究,并為政府制定方言保護方案、編寫方言教科書等提供專業指導。

    “普及普通話與保護方言其實并不矛盾,就像學生同時學習漢語與英語一樣,普通話與方言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同的功用,各有其價值,且方言往往承載了豐富的文化歷史價值,對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有重要意義。所以我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與方言和地方文化相關的素質拓展課程,提高中小學生對當地方言的認識,增強學習興趣和傳承意識。”李禮輝說。

    “目前,漢語、外語都有了較為成熟的語言能力測試機制,但民族語言仍然沒有形成統一完備的標準等級評定體系。”對此,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梁明遠建議,建立民族語言等級評定制度,并附之建立民漢翻譯資格考試等配套項目,推動民族語言的學習和發展。

    “民族語言仍將成為民族地區社會生活、工作、教育、文化領域的重要工具,仍需要一批懂民族語言的從業人員。培養民漢兼通型人才也是當下民族語言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梁明遠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