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詩化”革新的深化者——賀鑄(3)

2013/8/16 11:01:50 點擊數: 【字體:

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神話世界雖然眩彩奪目,但是終究飄渺虛無,正如屈原的政治理想既絢爛多彩,又只是水中之月。這種感受,賀鑄與屈原是相同的。所以,賀鑄才構思出一位稍縱即逝、不可捉摸的美人來象征自己政治上的美好追求及其幻滅。其它如《望湘人》、《南歌子》(繡幕深朱戶)等詞中也用到“凌波”美人的意象。這些詞所取的美人形象極其空靈飄渺,其涵義已超出個別本事之外。格調之高,與一般戀情詞相異。

  《芳心苦》是一首詠物詞,所詠的對象是荷花,其中卻寄寓了詞人的品格和志向。詞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十分幽美的環境:曲曲水塘,楊柳遮掩,送別渡口,鴛鴦雙飛。這是一個特定的送別環境,詞人似乎是在依照傳統的手法寫離情別思。然而,詞人面對長滿水塘、“漲斷蓮舟路”的“綠萍”,筆鋒陡轉,吟誦起被滿塘綠萍所襯托出來的亭亭的荷花。荷花淡香清幽,不招蜂惹蝶;花瓣凋零,芳心猶存。傍晚時刻,在微風中輕搖,似乎在對人們訴說著什么。她是在怨恨“西風”的無情,還是在嘆息自己華年的流逝?其中有那么一份不甘心,也有那么一份自賞清高。

  唐末五代以來,詞喜歡描寫美女,并以精美的環境作為烘托。這與《離騷》常常用香草美人以喻忠貞的比興手法暗合。但是,詞人只是在敘說自己的享樂生活,并無更多或更深的含義。北宋詞人或者在詞中別有喻托,也寫得似有似無,縹緲不可捉摸。賀鑄由于生平的獨特經歷,是北宋詞人中第一位自覺地運用《離騷》深邃的比興手法的作家。《芳心苦》的表層次是詠荷花,但是,詞人成功地運用了擬人手法,將其轉化為一位潔身自好、不慕榮華的美人形象:她甘愿深居獨處、不為世聞;甘愿洗盡秾華、清苦自任;甘愿獨持節操、孤芳自賞。詞中直接拈出“騷人”形象,道明詞人旨歸。全詞同樣抒寫草木零落、美人遲暮的感慨,縱深層次則是詞人政治理想幻滅后生活情操的寫照,依然滲透了詞人的理性精神。其詞就表層次詠物而言,“似花非花”,已臻極品;就縱深層次寄寓自己的“心志”而言,“騷情雅意,哀怨無端,讀者亦不自知何以心醉,何以淚墮。”(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詞人的人格情操物化成荷花形象,渾然一體。賀鑄對詠物的要求是“題詠不窘于物象”,即不要被所詠之物拘限,須得象外之旨。《芳心苦》就是“題詠不窘于物象”的上乘之作。它與《橫塘路》都比較典型地顯現了賀鑄詞的特定新質。繆鉞先生評價說:“匡濟才能未得施,美人香草寄幽思。《離騷》寂寞千年后,請讀《東山樂府詞》。”此為得其真意之言。

  《橫塘路》與《芳心苦》等詞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所選取的香草美人之類柔美的意象,表達的隱約朦朧,情感的纏綿糾葛,以及風格的委婉緬邈、艷麗秾至,都十分吻合歌詞傳統的審美特征。但是,詞作的深層卻已融入了詞人的“心志”,或者說歌詞已經發揮了它的寄寓功能。周濟聲稱北宋詞“無寄托”,這并不排除北宋個別詞人的部分詞作的“有寄托”。賀鑄詞所表現出來的“新質”,就已經為南宋詞人導夫先路。

  賀鑄詞這種“新質”的產生,是詞人通過比興的途徑,將“詩化”革新的成績與歌詞的傳統審美特征比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結果。賀鑄所說的“比興深者通物理”,就可以從理論上解釋賀鑄對比興途徑的自覺探索,以及在歌詞中將兩種不同的特質結合起來的具體做法。

  “比興深者通物理”,就是要求作品通過幽隱曲折的比興手法,寄寓作者的理性追求。“物理”是宋代理學家經常使用的哲學概念,指存在于客觀事物中的必然規律。依據“天人合一”的思想,“物理”不僅僅存在于客觀自然物,而且與人的“心性”絲絲入扣。“性既理也,在心喚作性,在事喚作理。”“物理”與“吾心”乃一體之物。具體地說,“物理”對應到“吾心”,往往指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原則,包括“學而優則仕”的人生價值實現和“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賀鑄提出與“比興深者”相通的“物理”,是已經過詞人的移情作用的、融合到客觀外物里的、詞人情感中所包含的理性內容,也就是詞人滲透了理性追求的內心世界的對象化和客觀化。用概括的語言表達,就是詞人的“心志”。這種“心志”通過深隱的比興手法在“物”的具體形象上得到顯現,如“凌波”美人、荷花等等。“比興深者”是充分理解歌詞審美特征的知音之言,“通物理”則是詞人超越時人、接受“詩化”影響的結果。應該看到,賀鑄詞的“詩化”更多的是接受唐詩的影響,他自言:“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這與宋人以文字、議論、才學為詩的做法異趣。賀鑄所追求的“平淡不流于淺俗,奇古不鄰于怪僻”的“中和審美風貌,十分適合歌詞優美和諧的整體風格,它與“比興深者”所追求的藝術效果是一致的。這可以看作是“比興深者”外部風格的具體描述。

  這種表達深隱、寄寓詞人“心志”的比興,是賀鑄對《離騷》優良創作傳統的繼承。賀鑄平生深受屈原影響,在歷史人物中,賀鑄理想的人格就是以屈原自比:“文章儷墳誥,俛就猶詩騷。……近接屈平好,佩蘭雜申椒。”(《鸚鵡洲》)他甚至將《離騷》推薦給友人以解旅途寂寞:“舟行何以尉,酌酒誦《離騷》。”(《送李之薄夷行之官河陰》)對自己的作品能得《離騷》神韻,賀鑄更是得意:“詩解窮人未必工,苦調酸聲效《梁父》。滎陽道人方外交,謂我有言追屈《騷》。”(《金陵留別僧訥》)在詞人這種自覺創作意識的參予下,賀鑄詞就不僅僅采用《離騷》的香草美人之類的表面意象群,更主要的是吸收了《離騷》的某些深層理性精神。

  如果進一步將賀鑄詞比興手法的運用與《離騷》的優良傳統相對比,大概可以在三個層次上討論它們的承繼和發展關系。這三個相互關聯的層次分別為:注重詞人內心世界的描寫,是詞人心情意緒的客觀化與對象化;力求深隱曲折、恍況迷離,意境極其朦朧淡約;深層次里融入詞人的理性追求,表達了詞人的“心志”。

  眾所周知,比興手法正是到了《離騷》中才有了長足的發展,它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北宋詞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鬼頭”賀鑄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