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傳統文藝 >> 駐馬店曲藝 >> 瀏覽駐馬店
精彩推薦
  • 駐馬店曲藝-四塊瓦

    四塊瓦

    四塊瓦又名“蓮花子”、“花落子”等。是由汝河道情和..[詳細]
  • 駐馬店曲藝-絲弦道

    絲弦道

    絲弦道又名“清音”,是流行于平輿、汝南、新蔡一帶的曲..[詳細]
  • 駐馬店曲藝-杠天神

    杠天神

    “杠天神”為河南地方小戲。民國初從北鄉逃..[詳細]
熱點關注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熱點排行

越調

2016/5/27 11:16:11 點擊數: 【字體:

   
越調

    河南越調,又稱“老越調”、“四股弦”。據查,清光緒九年(1883),駐馬店地區西平縣儀封鎮,建立的第三個戲班是越調。主要演員有:白遲(生)、鄭臣(黑頭)、馬二毛(花臉)、姜羔、揚青云、孟恩起等。后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我區的泌陽,上蔡、汝南、確山、正陽等縣也出現了越調戲班。其中,上蔡張金奎領的“越調班”,經汝南、正陽去新蔡彌陀寺老李莊演出時,被當地大惡霸李冠武看中,連人帶箱全部扣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李冠武被鎮壓,越調戲班改稱“新蔡縣彌陀寺越調劇團”。泌陽縣四個越調戲班,于1948年經協調合為一體,改名為“泌陽縣越調劇團”,歸屬城關鎮政府領導;后劃歸縣人民文化館所轄。還有,舞陽“俊秀班”一班越調人員,于1941年由漯河流入西平縣師靈楊環坐地演出,很受當地人民群眾歡迎。后因該班主演張秀卿(大寶貝)與一軍人結婚,此班隨散。接著又以李運亭、馮秀峰為主,組織藝人陳金英、劉松山、徐貴歧,陳興朝、王頭、馮天佑等40余人,在儀封鎮組成越調“同樂班”坐地演出。1945年春,該班由新四軍某部接收,更名為“文工團”,實行供給制。次年部隊奉命撤離,文工團留下重歸儀封鎮,恢復“同樂班”原名。1949年“同樂班”更名為“醒民劇社”,巡回演出于遂平、駐馬店、確山、汝南一帶。1950年8月,該班由縣人民政府接管,定名為“西平縣越調劇團”。
 
    駐馬店地區除上述泌陽、上蔡、新蔡、西平四縣的越調戲班,比較集中、持久外,尚有汝南在建國后成立的縣越調劇團,但時間不長,即調歸信陽市,成為“信陽市越調劇團”了。其余幾縣雖無職業和半職業性的越調班(社),不過業余越調活動也相當普遍。
 
    越調聲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九腔:一腔、二腔、三腔、高腔和五腔;十八凋:潼關調、拉馬調、打罐調、打鐵調、望鄉調、三關水調、開調、對哆啰調、銼柱調、一串鈴調、扭絲調、釘缸調、撕裹腳調,滾白調、流水調、原板調、正板調、慢板調。
 
    常用曲牌有:[清板]、[正板]、[梅花酒]、[泣顏回]、[混旦光]、[大啟堂]、[索拉笛]、[尾聲]、[二毛翎]、[大桃紅]、[小桃紅]等。
 
    角色行當俗謂“五生五旦五花臉”。五生:紅生、二紅生、胡子生、小生、二生;五旦:老旦、正旦、二旦、花旦、彩旦;五花臉:大黑臉、二黑臉、三補臉子、頭三花臉、二三花臉。
 
    越調常用的身段譜:亮翅、大戰場、小戰場、劈刀、滾槍、小快槍、趟馬、拉衫子、竄刀、竄鍘、走邊、大起霸、踢腿、旋子、馬腳、大提、小翻、五起腳、二起腳、秦王倒豎碑、烏龍絞柱等。
 
    代表性劇目有《收姜維》、《三哭殿》、《哭四門》、《李天保吊孝》、《李雙喜借糧》、《諸葛亮吊孝》、《白奶奶醉酒》、《火焚繡樓》、《劉全進瓜》、《李逵下山》、《白蛇傳》、《乾隆私訪》、《青山英烈》、《五遷路》、《碧血揚州》、《包公案》、《彭公案》、《劉公案》、《蝴蝶夢》、《刀劈楊藩》等。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曲劇上一條:二夾弦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