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河南百家姓出爐姓王者近千萬 姓氏4582個

2014/5/22 18:43:12 點擊數: 【字體:

    河南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省份,具有豐富且深厚的姓氏文化底蘊。據公安部門統計,河南目前共使用姓氏4582個,在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二,王姓是河南第一大姓。

    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在河南,人口的姓氏分布都服從多數人口集中在少數姓氏的規律,但在河南,這一現象表現得更為明顯。在我省的4582個姓氏中,人數在150萬人以上的姓氏有10個。

    河南有姓氏4582個   

    來自公安部門的一個統計結果顯示:我省目前共注冊戶籍人口九千多萬人,使用姓氏4582個,其中單姓4282個,復姓300個。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河南的姓氏數量位居第2,僅次于安徽省的4764個。

    在我省的4582個姓氏中,人數在150萬人以上的姓氏有10個,這些姓氏的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48.9%;人數在100萬至150萬人的姓氏有7個,其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8.5%;人數在10萬至100萬的姓氏有104個,其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4.1%;人數在1萬至10萬的姓氏有205個,占總人口的7.1%;1萬人以下的姓氏共有4256個,其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1.4%。

    王姓為河南省第一大姓

    河南省使用最多的是王姓,有971萬人,占人口總數的9.7%。按照使用人數多少排列,第2位至第5位的姓氏分別為張(945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9.5%)、李(930萬人,占9.3%)、劉(566萬人,占5.7%)、楊(317萬人,占3.2%)。前5位大姓人口共占全省總人口的37.4%,排名前20位大姓的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60.1%,前50位大姓占總人口的76.7%,前100位大姓占總人口的88.8%。

    王姓同時占據全國和河南省第一大姓的位置,但是從第一大姓占總人口的比例的角度來講,王姓占我省總人口的比例比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高出2.4個百分點。

    我省的第一大姓王姓,占全省人口總數的9.7%,但在全國來看,僅占全國總人口數的7.3%。

    河南前5位大姓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7.4%,比全國前5位姓氏人口所占比例(31.8%)高5.6個百分點;河南前10位大姓人口所占比例為48.9%,比全國相應比例(42.6%)高6.3個百分點。

    “可見,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在河南,人口的姓氏分布都服從多數人口集中在少數姓氏的規律,但在河南,這一現象表現更為明顯,人口的姓氏分布向少數大姓集中的情況更為突出。”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建魁分析說。

    大姓南北分布不均衡

    陳建魁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從全國范圍來看,各個省市,每個大姓人口的比例并不均衡。他以北京、上海、廣州、鄭州排在前10位的姓氏為例作了比較,“北京在北方,鄭州在中部,廣州和上海在南部,這4個城市的姓氏分布基本可以體現全國姓氏南北分布的特點。”

    從4個城市姓氏順序表中可以看出,一方面,王、張、李、陳是全國性的大姓,在幾乎所有城市中都排入前十;另一方面,南北城市的人口姓氏分布差異較大,上海有較多周、徐、吳姓的人口,北京則趙、馬、高姓人口較多,廣州更是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排名,黃、梁、何、林姓人口所占比例較大。

    “郭孫馬”突顯北方特色

    “王、張、李、劉、楊、趙、陳、郭、孫、馬為河南使用人數最多的10個大姓,其中王、張、李、劉、楊、趙、陳在全國大部分省市的排名都在前10位,郭、孫、馬三個大姓突顯河南姓氏的北方特點。”陳建魁說。

    郭、孫、馬是典型的北方大姓。郭姓在華北和西北省份的排名中尤為靠前,例如:在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各省區,郭姓的排名都進入前10之列。孫姓在華北、東北的省市中排名比較突出,例如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市,孫姓都是十大姓氏之一。馬姓在華北、西北各省區都比較普遍地排在了前10,例如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

    相應的,在南方省市比較常見的黃姓、何姓人口數在河南的排名朝后移動了10個位次以上。

    “馬太效應”使大姓產生

    姓氏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姓氏也在不斷地分化、發展、演變。而我國目前所說的大姓,一般認為有兩種含義,其中之一是社會地位高,歷史影響大;另一個是家丁興旺,人口數量多,如果符合了這兩個標準,就可以算作大姓。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段成榮、呂利丹認為,社會地位是大姓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古今的大姓之所以成為大姓,都有不同的原因,其原因復雜但也有著一定的規律。

    陳建魁大致歸納了以下幾點:一是它們源遠流長,姓出多元,分布廣泛。二是大姓在歷史上多是國姓,姓這個姓的人統治中國的時間很長,從而形成人口學上的“馬太效應”。三是在古代,帝王之家或名門大姓往往享有人口繁殖的特權,從而也導致了人口數量的膨脹。四是賜姓,在相應的王朝中,由于姓國姓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一些皇帝還特別開恩,拿自己的姓氏作禮物,賞賜給那些有功的人。

    王、張何以成大姓

    姓王的和姓張的人在我省排在前兩位,但這兩個姓當中,并沒有多少當皇帝的,為什么也有那么多人口?

    “源流眾多是這兩個姓和其他大姓的共性的原因,此外還有一點,門閥氏族制度無疑是王姓、張姓人口大量膨脹的重要原因。”陳建魁說。

    以王姓為例,來源至少有數十個,其中有黃帝的后代,有王子比干的后代,有虞舜的后代,有歷史上少數民族的后代。可分為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媯姓之王等。這樣一來,王姓由于來源眾多,人口自然也就多了。

    根據一些專家的研究,王姓僅表示血統來源的郡望堂號就有142個,在百家姓中大約是最多的,其中如三槐、瑯邪、太原、北海、陳留等都很有影響。

    張姓的情況也大致如此。

    古代門閥氏族制度是王姓、張姓人口大量膨脹的重要原因,自東漢以后,九品中正制成為社會選拔人才和官吏的重要制度。人們按照出身和門第分為九等,選拔官吏不看才能,而是看郡望和出身,出身好、郡望高的士族子弟,即使是個酒囊飯袋,也能升官發財;出身差、郡望低的庶族子弟,即使才華出眾,品學兼優,也很難躋身于社會上層。

    士族地主憑借著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建立家族體系,使同姓人口大量增加,而異姓家族人口則人丁不旺,沒有太多的發展,新增人口大部分集中在王、張等少數姓氏上。

    河南姓氏表(前100名)

    位次 姓氏

    1-5 王張李劉楊

    6-10 趙陳郭孫馬

    11-15 周朱吳高徐

    16-20 胡宋黃韓鄭

    21-25 馮曹董崔杜

    26-30 程賈任田魏

    31-35 閆許梁何呂

    36-40 袁丁范牛孟

    41-45 謝付秦常于

    46-50 侯蘇姚史段

    51-55 余薛石彭白

    56-60 盧羅潘喬肖

    61-65 申郝翟武蔡

    66-70 蔣邢姜夏孔

    71-75 焦岳唐鄧尚

    76-80 賀樊雷汪邵

    81-85 尹耿靳毛齊

    86-90 方金康林代

    91-95 葛沈安葉魯

    96-100 苗萬路裴司

    姓氏占人口總數比例表

    姓氏位次 全國比例(% )河南比例(% )高出比例(% )

    第 1 位 7.3 9.7 2.4

    前 5 位 31.8 37.4 5.6

    前 10 位 42.6 48.9 6.3

    前 20 位 54.5 60.1 5.6

    前 50 位 71.2 76.7 5.5

    前100位 84.8 88.8 4.0

    4個城市姓氏順序表(前10位)

    城市 排名前 10 位的姓氏順序

    北京 王、張、李、劉、趙、楊、陳、孫、馬、高

    上海 張、王、陳、李、朱、徐、周、沈、吳、陸

    廣州 陳、黃、李、梁、劉、張、何、吳、王、林

    鄭州 王、張、李、劉、楊、趙、陳、郭、孫、馬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07-09-15)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