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運河千里長,運河兩岸是故鄉。楊柳橋頭依古塔,千村萬落耕織忙……”
流淌不息的大運河,是一部活著的歷史。2014年運河申遺成功,不管是文保專家,還是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都是——保護的責任更重了!
歷時一年多,日前《杭州市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出爐,正在杭州政府門戶網站“網上聽證”,市民可登錄網站,在條例最下方寫下你的意見和建議,時間為一個月。
不能在遺產區游泳、垂釣、捕魚
昨天中午1點,記者在運河中北橋附近,發現有男子拿著網兜在運河里撈魚,男子拎著紅色的桶,桶里有他剛撈上來的鯽魚,男子說他平時空了就來撈魚,“有一次,我撈了一條6斤重的烏龜。”河對岸,也有一名男子在撈魚。
保潔工韓艷花37歲,她負責這一片區工作有兩年了。她說:“經常有人來這邊撈魚,還有人在河里撒網,洗拖把的人也特別多。這樣跨出圍欄在岸邊撈魚,不僅不文明,而且很危險。”
《條例》有很多禁止行為,包括這種捕魚行為。第二十五條禁止在大運河遺產區從事下列行為:刻劃、涂污或者損毀、擅自修繕、拆除不可移動文物;損毀堤防、護岸、閘、壩等水工設施、防汛設施,水文、水質監測設施,通訊、照明設施,防護、警示設施;損毀大運河遺產界樁、標識;擅自占用、填堵、圍圈、遮掩水域或者挖掘河道、在禁止水域內游泳、垂釣、非法捕撈水生動物……
預計明年4月左右正式推出
“《條例》從起草到公示,歷時一年之久。”市法制辦工作人員介紹,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規定,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所有遺產必須有長期、充分的立法性、規范性措施,確保其存在和得到保護。
園文局工作人員介紹,《條例》主要針對遺產區,包括: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龍山河、浙東運河西興段等大運河河道,拱宸橋、廣濟橋、鳳山水城門遺址、西興過塘行碼頭等大運河水工設施遺存,富義倉等大運河附屬遺存,橋西歷史文化街區等大運河相關遺產,以及其他依法補充列入的遺產要素。
《條例》第三十五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將被處罰50元——100萬不等的罰款。例如,擅自占用、填堵、圍圈、遮掩水域或者挖掘大運河遺產河道的,對個人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向大運河遺產河道傾倒污水,或者在大運河遺產河道內洗刷污染水體的機具、車輛、容器或者其他物品的,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在禁止水域內游泳、垂釣,拒不改正的,處50元罰款;非法捕撈水生動物的,沒收捕獲物和捕撈工具,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征求意見時間為1個月,之后將提交省人大批準。”市法制辦工作人員說,預計《條例》于明年4月左右正式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