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其實并不是開封的專屬特產(chǎn),它品種多樣,歷史悠久,最早被稱之為胡餅,相傳是漢代班超時從西域傳來的。然而開封的燒餅卻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很受人民大眾的喜愛,是開封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
開封燒餅是發(fā)面做的,大多是在倒扣的大鐵鍋似的烤爐中烤制成的,味道近似新疆的馕。因其不像雙麻火燒做工講究,因此開封燒餅家家做的都不錯,只要實惠就非常受歡迎。 燒餅剛烤好時,外焦里軟,一掰開一股濃郁的麥子香甜味隨熱氣噴出,很是饞人。因為燒餅進烤爐前表面刷了一層糖稀(也可能是蜂蜜,要不就是油),又撒上一層焦香的芝麻,而餅的里面還夾有一片沾滿五香椒鹽的面“舌頭”,所以燒餅這種主食即便不用配菜,吃起來照樣讓你有滋有味。
當然,開封燒餅最常見的吃法還是里面夾炒涼粉,這樣就更有開封味了。
開封炒涼粉非常具有本地特色,先把涼粉切成長方塊在平底鍋內(nèi)煎炒,再用蔥姜蒜與西瓜醬調(diào)味,風味非常獨特。特別是那張黃黃的焦底兒,香氣撲鼻,極為誘人。
而燒餅夾涼粉,外焦里嫩,口感更是一流,讓人不得不感慨——這真是絕配呀。
燒餅除了可以夾炒涼粉,幾乎什么菜都可以夾。
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候燒餅夾馓子?那時候一個個家庭剛剛夠得著溫飽,燒餅夾馓子屬于比較奢侈的早餐,香香的燒餅夾上香香的馓子,吃起來特別得勁。
比夾馓子更奢侈的就是夾板牛肉,把牛肉片成薄如紙的薄片,夾在燒餅里面吃——美味呀。 后來小孩子兜里都有了零花錢,錢多的餓了就用燒餅夾羊肉串,錢少的用豆腐串代替羊肉串,往燒餅里多撒些辣椒和孜然,吃的時候幸福的表情絕不亞于現(xiàn)在去麥當勞肯德基吃漢堡包。
再后來大街小巷特別是學校門口,多了一個個炸菜串的攤子,先把燒餅炸的金黃,再選上幾串菜過油炸。油炸燒餅夾菜串,再喝上一碗胡辣湯,這個早餐不是一般的豐富。
現(xiàn)在我一歲多的女兒也非常喜歡吃燒餅,這似乎是一種傳承,就像燒餅與炒涼粉那份不解情緣一般,一代代的開封人鐘情于開封的燒餅。開封燒餅與炒涼粉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