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開牡丹花。”說起洛陽的飲食文化,水席可謂久負盛名。它始于唐朝,至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迄今為止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
帶著對洛陽水席的期待,記者于日前來到有著百余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真不同飯店。
走進真不同,記者便看到了水席展示區,水席中有多少種菜色,在這個展示區都能一目了然。此外,展示區還陳列了上百件與飲食有關的歷史遺物,古色古香的氣息迎面撲來,讓人久久佇立。
何為水席?在未品嘗之前,不少人腦海中都會對水席想象一番。“水席水席,自然離不開水。”洛陽水席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真不同飯店的掌門人姚炎立說,“水席中的全部熱菜都有湯,湯湯水水構成了水席的主件。此外,水席是一道菜一道菜來的,吃完一道撤掉后再來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更新,食客能夠在短時間內吃到各色的美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洛陽水席共有24道菜,8個涼菜、16個熱菜。其中16個熱菜中又分為4個大件、8個中件、4個壓桌菜。姚炎立說:“洛陽水席有幾個特點,一是葷素搭配,選料廣泛;另一個是湯水多,色香味俱全。此外,上菜順序也十分講究,一般來說先上8個涼菜,當作賓客的下酒菜,然后再上4大件鎮桌,上一道大件,后面跟著兩道中件當作陪襯菜,最后上的才是4個壓桌菜。等到雞蛋湯上桌后,24道菜就算全部上完了,水席也就到了尾聲。”
記者看到,洛陽水席菜品豐盛,有最負盛名的牡丹燕菜、蔥扒虎頭鯉、云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還有五柳魚、魚仁、雞丁、魚翅插花、金猴探海等菜品,每道菜都有獨特的味道,酸辣甜爽,讓品嘗者有種吃完一道菜還想再來一道的感覺。
“文化是根,菜味是魂。”說起洛陽水席的制作工藝,姚炎立說:“我出生在廚師世家,從小與水席結緣。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水席還未形成系統,每件菜肴都是單品。隨后幾年,我們一幫愛好者潛心鉆研,挖掘傳統菜品,整理創新,最終形成了一整套的洛陽水席菜系。后來,我們又改進傳統,想著將水席高檔次研發,又調和了南北口味,讓菜品的味道更接近大眾。”
作為洛陽飲食文化的名片,近年來,水席市場里出現了魚龍混雜的情況。“大大小小門面很多,都打著水席的牌子,雖然對洛陽水席文化宣傳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影響了水席的質量。”姚炎立說,“目前,雖然洛陽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標準,不過在監管上,還需要相關部門予以重視,維護好洛陽的名片。”
記者還了解到,在洛陽當地,經營水席的飯店雖有上百家,但真正“走出去”的少之又少。對此,從事餐飲服務多年的王峰表示,要想突圍中原,將洛陽水席的名聲打出去,不僅要有足夠的資金,還需要政府部門推出優惠政策,大力扶持鼓勵餐飲企業向外地拓展。同時,還要做好相關的宣傳服務工作,比如舉行水席文化節等,讓外地人真正了解洛陽水席,了解水席文化。
品嘗過洛陽水席,新鮮的味道讓記者久久難以忘懷,整個味蕾都處在一種新鮮的狀態中,這可能就是洛陽水席的“美妙”所在吧。如今,洛陽水席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開發了不少新鮮時尚的元素,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前來品嘗。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水席發展前景廣闊,而要想將其真正“搬出去”,需要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將這一名片發揚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