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私璽中所見古代復姓及源流考(5)
2014/2/12 9:53:0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六、其他命氏者
除了以上所述的命氏方式外,古璽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命氏方式,由于它們的數量不大,故把它們放在一起討論。這些命氏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爵命氏。這種命氏方式即以祖先曾經所任的爵位為自己的姓氏。
/成公氏0。5通志#氏族略#以爵謚為氏6云:/成公氏,衛成公之后,以謚為氏。0
/公乘氏0。5元和姓纂6云:/公乘,古爵也,子孫氏焉。05通志#氏族略#以爵為氏6云:/古爵也。久居是爵者,子孫氏焉0。
2.以鄉為氏。所謂以鄉為氏也就是以祖先曾經居住的鄉為氏。如:/胡女(毋)0。璽文前兩字舊不識,或釋為胡女,讀作胡毋[2](P644)。又作胡母。胡母,復姓,5通志#氏族略#以鄉為氏6云:/媯姓。齊
宣王封母弟于母鄉,其鄉本胡國,因曰胡母氏。0
3.以名為氏。所謂以名為氏也就是以祖先曾經使用的名字為氏。如:
/無咎0。古人有以/無咎0為名者,5左傳#成公十七年6云:/齊高無咎出奔莒。05左傳#襄公二十七年6云:/東郭以孤入,曰棠無咎,與東郭偃相崔氏。0
/咎單0。咎單本系商湯之臣,凌迪知5萬姓統譜6有復姓/咎單0,并謂源出湯臣咎單氏。5通志#氏族略#以名為氏6云:/咎單.氏,為以名為氏。0
/夷吾0。夷吾氏,5通志#氏族略#以名為氏6云:/夷吾氏,姬姓。晉惠公名夷吾,懷公繼之,不享其位,其后支庶以名為氏也。0漢印中有/夷吾遂0等。
總之,中國古代姓氏的命氏方法是復雜的,以國為氏、以王父字為氏、以官為氏和以邑為氏這四種是周代最基本的命氏方法。后來5風俗通6又歸納出五種,5通志#氏族略6則歸納出二十八種命氏方法。這些眾多的命氏方法中大部分并非周代之制,而是后人附會而成。雖然有的姓氏在周代已經出現,但并未形成系統的制度,只能看做是某種變例,以作為上述四種命氏方法的補充。隨著社會的發展,有的姓氏已經湮滅不傳,有的也分離出其他的姓氏’但無論怎么變化,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可以通過考查追尋到它的源頭。
【1】
參考文獻:
[1]鄭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華書局,1995.
[2]王國維.殷周制度論[A].觀堂集林:卷十[M].北京:中華書局,1959.
[3]羅福頤,王人聰.印章概述[M].北京:三聯書店,1963.
[4]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5]施謝捷.5古璽匯編6釋文校訂[A].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6]莊新興.戰國璽印分域編[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7]李零.戰國鳥書箴銘帶鉤考釋[A].占文字研究(8)[C].北京:中華書局,1983.
[8]施謝捷.占璽復姓雜考[A].中國古璽印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
[9]朱德熙,裘錫圭.戰國文字研究(六種)[J].考古學報,1972,(1).
摘自《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5卷 第2期》作者:陳光田(系山東臨集美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史學博士,主要從事古文字學與文獻學研究。)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